亲,欢迎光临北漂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北漂小说 > 都市 > 渔村天眼:我的赶海运气值爆表了 > 第221章 晨海收获与远方机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1章 晨海收获与远方机遇

清晨的白沙湾还笼罩在一层薄如轻纱的海雾里,氤氲的水汽沾湿了码头木桩上深绿色的苔藓。

林海踩着湿漉漉的石板路,独自一人来到海边,深深吸了一口带着咸腥与凉意的空气。

视野左上角,气运值:86\/100 的字样稳定地悬浮着,如同这黎明的海面,平静下蕴藏着力量。

昨日的喧嚣与省城带来的短暂热闹,似乎都已沉淀在这片熟悉的涛声里。

他需要一场纯粹的赶海,让身体记忆起与这片海洋最直接的对话,也让心绪在规律的潮汐与搜寻中重新变得沉静笃定。

退潮后的滩涂广阔而湿润,像一块巨大的、深褐色的画布,上面留下了海浪退去时描绘的层层纹理和无数微生命活动的痕迹。

林海穿着半旧的水裤,手持那柄系统兑换的特制沙铲,目光如炬,仔细搜寻着沙面上那些不易察觉的孔或微微的隆起。

很快,他就在一片泥沙交接处发现了几处紧密相邻的呼吸孔。

他蹲下身,用沙铲沿着孔洞边缘心而迅速地斜插下去,手腕一抖,一块带着湿泥的沙土被撬起。沙土中,七八个比成人拳头略、壳上有着淡淡波纹的蛤蜊暴露出来,是本地常见的“波纹蛤”,市场价通常在三到五元一斤。

他熟练地将它们捡起,扔进腰间的鱼篓,发出“嗒”的轻响。这只是开胃菜。

他继续向前,来到一片礁石林立区域。

海水在礁石坑洼处留下了一个个清澈的水洼,里面常有惊喜。

在一个较深的水洼里,他眼尖地看到一抹不易察觉的移动,水底泥沙微微搅动。

他屏住呼吸,悄无声息地靠近,右手如电般探入水中,精准地按住了一个正准备往沙里钻的硬物。

捞起来一看,竟是一只巴掌大的“猫眼螺”,螺壳呈螺旋状,色泽青褐,顶赌确有一圈如同猫眼般的琉璃质,在渐亮的晨光下泛着微光。

这种螺肉质鲜美,清蒸或辣炒皆宜,在镇上餐馆能卖到十五元一斤左右。这只个头不,掂量着约有半斤重。

更大的收获隐藏在一块长满藤壶和牡蛎的巨礁阴影下。

林海用铲子心拨开附着在礁石底部的几只牡蛎,下方赫然露出了一个碗口大的窟窿。

他心中一动,调整角度,将沙铲伸入窟窿旁侧的泥沙中,用力一撬。

伴随着“噗”一声轻响,一块粘连着大量沙粒和碎壳的“石头”被撬了出来。

他将其在海水中晃了晃,洗去表面的污物,一块壳表粗糙、布满不规则瘤状凸起,但边缘处隐约透出金黄色泽的贝类显现出来——“黄金蚶”。

这是一种在本海域较为稀有的贝类,因其肉质呈金黄色且味道极其鲜甜而备受追捧,通常只在一些高端海鲜酒楼有售,价格按只算,像这样大的,一只至少能卖三十元。

林海仔细地将这只“黄金蚶”收起,这可是今早上的意外之财。

沿着礁石区继续搜寻,他又在一些石缝里找到了几只躲藏着的“石头蟹”,虽然每只不过二三两,但胜在鲜活,也能凑上一盘。

阳光终于穿透海雾,将整个滩涂染成了金色。

林海的鱼篓也渐渐沉了起来,里面除了波纹蛤、猫眼螺、黄金蚶和石头蟹,还有零星捡到的几个海胆和几条被困在浅水坑里的海鲈鱼。

看看色,赶海的最佳时间差不多过去了。

林海提着沉甸甸的收获,踏着逐渐升温的日光,走向镇上的码头海鲜市场。

熟悉的鱼腥味和嘈杂的人声扑面而来。

“阿海,今收获不错啊!”相熟的海鲜贩子阿旺老远就打招呼,目光落在他的鱼篓上。

林海笑了笑,将鱼篓放下。他先将那十几斤波纹蛤过秤,卖了四十八元。

接着是那只猫眼螺,单独称重,卖了七元五角。几只石头蟹加起来一斤多点,卖了二十五元。几条海鲈鱼和海胆卖了二十元。

最后,他拿出了那只“黄金蚶”。

“哟!黄金蚶!”阿旺眼睛一亮,接过来仔细看了看,“个头还行,就是外壳磨损有点多。这样,三十五元,我收了!”

这个价格比林海预估的略高,他点头同意。

今日赶海总收入:48 + 7.5 + 25 + 20 + 35 = 135.5元。

虽然无法与深海探索或合作社大订单相比,但这种凭借自身经验和体力,从家门口的大海里直接获取财富的方式,让他感到一种原始而纯粹的踏实福

个人资金悄然增加了这笔收入。

就在他准备离开市场时,手机响了,是省城“绿野农科”的王经理。

“林社长,没打扰你吧?”王经理的声音听起来很热情,“上次博览会效果很好啊!我们研究所对你们提供的紫藻样本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非常令人振奋!富含的多种活性物质远超预期。我们公司高层很重视,希望能尽快派一个技术团队去你们白沙湾实地考察,进一步洽谈深度合作的可能性,不知道你们这边方便吗?”

林海心中一动,知道这才是真正可能改变合作社格局的机遇。

他沉稳地回应:“欢迎王经理和贵公司的团队,我们白沙湾随时恭候。具体时间您定好之后通知我就行,我来安排。”

“太好了!那我这边尽快协调时间,估计就下周内。”

王经理语气轻快,“对了,林社长,你们那边如果还有其他特色的海洋产品或者资源,也可以提前准备一下资料,到时候一起看看。”

挂断电话,林海看着眼前喧嚣的市场,和远处那片无垠的蔚蓝,心中已有规划。

省城公司的考察,意味着合作社的发展将步入一个更专业、也更广阔的舞台。

他需要和秦雨、苏晓月好好准备,不仅要展示紫藻,或许……还可以将“白沙湾”品牌的其他特色海产,以及那片蕴含无限可能的深蓝,也纳入未来的蓝图。

气运值微微闪烁,变成了 87\/100。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