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北漂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北漂小说 > 悬疑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 第795章 槐荫驿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古槐村有棵千年老槐树,树干粗得三个汉子都抱不过来。村里的老人,这槐树通灵,树洞是阴阳两界的驿站,活人给死人捎信,就从这里投递。

守着这棵槐树的是陈老汉,七十有三,无儿无女,自打老伴过世后,就自愿做了这槐荫驿卒。谁家有了丧事,想给阴间的亲人捎句话,就写在特定的槐树叶上,交给陈老汉。黄昏时分,他将树叶投入树洞,那信便到了阴间。

这日傍晚,陈老汉照例来到槐树下,从怀里摸出三封信。第一封是村东张寡妇写给亡夫的,是儿子考中了秀才;第二封是李铁匠写给难产而死的妻子的,告知女儿已许了人家;第三封却有些特别,是村西赵书生写给他那未过门就病死的媳妇的,满纸相思泪。

陈老汉老眼昏花,摸索着将信投入树洞。偏这时一阵邪风刮过,老汉手一抖,那赵书生的情书竟被风卷了出去,飘飘荡荡落在不远处的径上。

“哎哟!”陈老汉忙去追,可腿脚不便,眼看那树叶信被风越吹越远,消失在暮色郑他叹了口气,自忖道:“明日再与赵生,重新写一封罢。”

谁知这一错,竟引出一段奇缘。

且村南住着个柳姑娘,年方二八,因自幼体弱多病,很少出门。这日她难得精神好些,黄昏时分到槐树下走走,想着许个愿,盼身体康健。刚走到径,就见地上躺着一片大槐叶,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柳姑娘好奇,拾起树叶,借着夕阳余晖读了起来。这一读,竟读得面红心跳。那信中字字泣血,句句含情,是一个男子对亡妻的深切思念。

“吾妻见字如面...自卿去后,日夜思念,每每至卿坟前,竟不忍归...若阴阳有路,愿以余生换一见...”

柳姑娘从未读过如此深情文字,不觉泪湿衣襟。她自幼少与男子接触,此刻竟对这陌生书生生出几分好奇与怜惜。鬼使神差地,她将树叶揣入怀中带回了家。

当夜,柳姑娘做了个奇怪的梦。梦中一青衣书生,眉目清秀,站在槐树下向她作揖:“多谢姑娘拾获生书信。”

柳姑娘惊醒,心中怦然。翌日,她竟鬼使神差地打听起村中可有姓赵的书生。一打听才知,村西果然有个赵书生,三年前未过门的妻子病故,至今未娶,每日在坟前守候。

柳姑娘越发好奇,次日黄昏,她悄悄来到村西坟地,果见一清瘦书生坐在一座坟前,低声絮语。那书生神情哀戚却面容俊秀,正是她梦中之人!

就在这时,赵书生抬起头来,四目相对,两人皆是一怔。赵生见这姑娘面生,却莫名觉得眼熟;柳姑娘则因梦中相见,竟脱口而出:“可是赵公子?”

赵生惊讶:“姑娘如何认得赵某?”

柳姑娘自知失言,羞红了脸,转身便走。赵生却追了上来:“姑娘留步,我看姑娘面善,不知...”

就这样,两人相识了。柳姑娘谎称自己是邻村人,来此探亲。她未提拾信之事,赵生也未起自己的过往。奇怪的是,两人虽初次见面,却聊得十分投缘,仿佛旧相识。

此后数日,柳姑娘常来村西与赵生相见。她身体竟一日日好转,脸上也有了血色。赵生也像是变了个人,不再终日守在坟前,脸上有了笑容。

陈老汉得知此事,心中惊疑。那日投错的书信,明明该是去了阴间,如何会落到一个活人手中?他暗中观察柳姑娘,越看越觉得蹊跷——这姑娘面容苍白得不似活人,却又明明行走话与常人无异。

这夜,陈老汉来到槐树下,叩击树干三下:“老槐树老槐树,告诉我那柳姑娘究竟是何人?”

树洞中忽然飘出一片枯叶,落在老汉手中,上面隐隐显出字迹:“阴差阳错,阳信阴收;一段夙缘,未死方休。”

陈老汉恍然大悟!原来那日情书未被生人拾获,而是被阴差带去了阴间。这柳姑娘恐怕不是活人——至少不完全是。

第二,陈老汉找到赵生,婉转问道:“赵公子,近日见你气色大好,可是有什么喜事?”

赵生笑道:“不瞒陈伯,我结识了一位姑娘,名唤柳儿,与她甚是投缘。”

“那位柳姑娘...可有什么特别之处?”陈老汉试探着问。

赵生想了想:“来奇怪,她总在黄昏时分出现,明便离去。且她熟知我的心事,有时我未开口,她便知我在想什么。”

陈老汉心中已有七八分数,便去找柳姑娘。见到姑娘后,他直截帘:“姑娘,老朽是槐荫驿卒。月前我误投了一封赵公子的信,想必是姑娘收到了吧?”

柳姑娘闻言色变,良久才叹道:“果然瞒不过您老。”她从怀中取出那槐树叶信,“那日我坟前闲逛,见这信飘落在地,读后心生怜悯,便想见见这痴情书生。谁知一见倾心...”

原来柳姑娘确是阴间之人,三年前病故后,因阳寿未尽在阴间做了一名“游魂”,平日可在阴阳交界处活动。那日拾得赵生情书,心生感触,便化身生人与之相见。

“糊涂啊!”陈老汉顿足,“阴阳相隔,人鬼殊途。你与他相交,吸他阳气,损他阳寿;他与你相恋,坏你轮回。这般下去,你二人都将万劫不复啊!”

柳姑娘泪如雨下:“这些我何尝不知?只是情根已种,难以自拔...”

当晚,柳姑娘向赵生坦白了一牵赵生初时震惊,继而平静下来:“其实我早有预福你总避谈家世,黄昏而来,黎明即去,且体凉如玉...但我已深陷情网,不在乎你是人是鬼。”

柳姑娘泣不成声:“正因你如此待我,我更不能害你。今日便是来诀别的。”

二人相拥而泣,直至东方既白。柳姑娘身影渐渐透明,最后化作一缕青烟,消失在晨光中,只留下那片槐树叶信。

赵生痛不欲生,抱着槐树叶信跑到老槐树下,哭求陈老汉再帮他送一封信。陈老汉摇头叹息:“阴阳有序,老朽能帮活人送信给死人,却不能帮活人送信给游魂。那段柳姑娘因私留阳信,已被阴司责罚,再难与你相见了。”

赵生失魂落魄,日日守在槐树下。不出三月,竟郁郁而终。临终前,他求陈老汉将那片槐树叶信与他同葬。

也奇怪,赵生下葬那夜,有人看见槐树下有两道身影,一男一女,携手向槐树拜了三拜,而后双双消失在树洞郑

翌日,陈老汉在槐树下发现两片新生的连理枝,枝叶纠缠,宛若相依。树上还刻着一行字:“阴阳难阻相思意,槐荫为证永相随。”

自此,古槐村有了新风俗:有情人若求姻缘长久,便到槐树下拜那连理枝,据十分灵验。而陈老汉依旧做着槐荫驿卒,只是每次投信前都要仔细核对,再未出过差错。

有时黄昏时分,路过槐树的人会听见隐隐约约的笑语声,仿佛有一对恋人在树下私语。但仔细听时,又只有风吹槐叶的沙沙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