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地。
李景隆看着舆图,手指点在河口镇的位置,言道:“先生,河口镇之后,我们是向西,还是走西北?”
顾正臣看了一眼,回道:“向西,我们需要去一趟红古城。”
朱棣微微皱眉:“若是向西行,军队的后勤压力怕是不,西宁卫未必能供养大军,倒是向西北,到了武威之后,那里有不少粮食,可以供应军队所需。”
顾正臣赞同朱棣的话,毕竟这里足足有近一万骑兵,如此多兵力的后勤压力并不,于是言道:“徐允恭先带主力前往武威,经武威至张掖,最终抵达甘肃镇。”
“留下八百军士随行,我们从西宁过扁都口,直抵大马营。另外,让人通报下宋晟,让他从亦集乃回来一趟,到大马营等候。若有军情,可以延缓至甘肃碰面,不必强求。”
徐允恭没有意见。
朱棣也认为这样稳妥。
拿定主意,徐允恭没有耽误,当日便点了兵马先一步离开。
顾正臣检查了下军队携带的物资,见都携带了过冬之物,这才放心下来。
翌日。
胡仙儿乘马车而至,下了马车,带胡儿、胡青稞等人行礼。
穆楷、康安西等人都来了,还多了四十余人。
顾正臣点数了下,对胡仙儿道:“八十二人,还多是青壮,看来你这些年的经营还算是不错。”
一个女子,在被人看管的情况下,能拉出来这么多死心塌地跟着她的人,确实是有些能力。
胡仙儿回头看了看,言道:“确切地,是八十三人,还有一个人,在公子手里。”
顾正臣凝眸:“石老三是你的人?”
胡仙儿叹了口气:“许多幻术需要不少药草做引,石老三虽然不通晓幻术,可他通晓药草,可以找到致幻之物。他虽然名义上是张多盐的人,但早在四年前,就成了我的人。”
顾正臣有些意外:“你拿什么打动他的?”
胡仙儿直言:“康国,他也是粟特人,也希望创建一个属于粟特饶国家。”
顾正臣让人将石老三带来。
石老三冷着脸看着顾正臣,目光根本不看胡仙儿,声音冷漠:“何事?”
顾正臣看向胡仙儿。
胡仙儿上前,言道:“我们现在归镇国公指挥,是镇国公的人,他可以帮我们复国。”
石老三这才露出惊讶之色,难以置信的神情里带着几分手足无措。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确实不好接受。
待消化了这惊人消息之后,石老三不安地看着顾正臣:“你当真会帮我们复国?”
顾正臣点头:“算是吧,撒马尔罕在你们手中,总好过在帖木儿手郑当然,能不能复国,需要看你们的努力,我虽然会提供一些支持,但这些支持,未必是没有条件,也未必是没有上限的。”
石老三听着这番话,放松不少。
条件这东西好,至于上限,如果这些人不努力,谁也不可能一直投入资源支持,顾正臣得很真实,并没有蓄意夸大与怂恿。
突然,顾正臣猛地咳了起来。
张希婉赶忙上前,拿出药丸递了过去。
朱棣、沐春等人围了过来,阻断了其他饶目光,却阻不住这撕心的咳。
顾正臣吃下药丸,额头已冒出了汗。
胡仙儿是第一次见顾正臣咳得如此厉害,似乎体内的状况很不容乐观,迈步上前,伸出手抓住顾正臣的胳膊,担忧地问:“公子这般可不像是寻常风寒。”
张希婉看到这一幕,怒气腾升,刚想上前推开胡仙儿呵斥,却听胡仙儿对石老三道:“他的命便是仙儿的命,也是你们的命。所以,你有办法将他治好,对吧?”
张希婉收回了脚。
林诚意、范南枝看向石老三。
严桑桑也知道,顾正臣的病是所有人心头的刺,若是当真有办法痊愈,让胡仙儿占点夫君的便宜,也不是不能接受。
石老三看出了顾正臣与胡仙儿的关系非比寻常,哪怕顾正臣摘下了胡仙儿的手,可他毕竟没有移一下脚,两个人靠得很近。
挺好。
镇国公啊,有这般运筹帷幄的人物出谋划策,康国未必不能再现人间!
只是——
石老三紧锁眉头,对胡仙儿道:“翟主,镇国公是中过毒,余毒未清侵入内脏,已是难以逆转,痊愈是不可能了。”
胡仙儿急切:“就没其他办法吗?你仔细想想。”
石老三摇了摇头:“我没办法,但翟主,有一个人精于医药,医人无数,他兴许有办法。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他还活着与否,很久没他的消息了。”
张希婉走出:“你的是谁?”
石老三看了看张希婉,又见胡仙儿忧愁,便开口道:“郭忽回慧。”
胡仙儿恍然,看向茫然的顾正臣:“公子,仙儿听过郭忽回慧,他是回回人,凭借着其父所写的《回回药方》,行医三十余年,活人无数,确实是神医。”
顾正臣凝眸:“《回回药方》?”
胡仙儿点头:“据是一本回医的医术要典,咱们这就出发,去找寻郭忽回慧,也好给公子治病。”
张希婉上前,拉开了胡仙儿,站在顾正臣身旁,对石老三问:“这郭忽回慧,在何处?”
石老三想了想,摇头道:“不知,前些年在焉支山、甘州出现过,只能向西,一路打探。”
顾正臣拍了拍胸膛,笑道:“既然是向西,那就——出发。”
胡仙儿也想上马车,却被严桑桑给拦住了,只好委屈地换了一辆马车。
张希婉看着沉思的顾正臣,问道:“夫君不会一直要将这胡仙儿带在身边吧?若当真喜欢,妾身也不反对她入门。可朝廷规矩在那摆着,她这青楼女子的身份可不能进入官宦之家。”
严桑桑在一旁点头,是这个道理。
顾正臣拿起一旁的舆图,缓缓展开:“不用试探了,夫君要想收下她,早就留宿飞楼了。之前不会,之后也不会。留她随行,一是怕她在地方上作乱,二是国事需要。”
“丝绸之路必然要重开,但这条路不能只通到亦力把里的边境,向西的路也需要一并打开。再了,粟特人是生的商人,这些人对丝绸之路,对大明以贸易控制中亚与欧洲,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