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北漂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北漂小说 > 历史 > 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 > 第20章 圣地来使,道佛之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章 圣地来使,道佛之争

“帝星飘摇,荧惑守心,幽冥星起”的异象,如同最响亮的丧钟,敲击在青云界每一位高阶修士的心头。道的昭示,远比百万大军的覆灭更具冲击力。它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方式宣告:青云圣朝的气数,正在急速流逝;而那自南疆崛起的幽冥庭,则携带着不可阻挡的命,即将踏上历史的舞台。

幽冥帝晁盖的《讨青云帝檄文》随之传遍四方,字字如刀,历数圣朝万载积弊,宣示代伐罪的决心。地府大军在李逍遥、黑羽的率领下,兵出南关,兵锋直指圣朝腹地云梦大泽,兵威之盛,锐不可当。

圣朝内部,已是一片末日景象。朝堂之上,太子党与二皇子党的争斗彻底撕破脸皮,互相弹劾,甚至动用了禁卫军对峙。地方上,督抚拥兵自重,大族各怀鬼胎,逃难者堵塞官道,乱象丛生。青云帝虽强撑病体,连下数道圣旨试图稳定局势,但已是回乏术,圣旨出了都,便如泥牛入海。

值此乾坤倾覆、秩序崩坏之际,两个超然于世俗皇权之上、传承远比圣朝更为悠久的庞然大物,终于无法再作壁上观。

这一日,幽冥庭所在的葬神谷外,际忽有祥云汇聚。

东方,紫气东来三万里!云霞之中,仙鹤引路,玉磬清鸣,一座由九条蛟龙拉动的紫金车辇破空而至,车辇周围,有数十名身着八卦道袍、气息清圣的道人驾云相随。为首一位老道,面容古朴,眼神深邃如星海,手持一柄紫玉拂尘,周身道韵流转,赫然是炼虚初期的修为!正是紫府道宗的外务长老,玄诚子。

西方,梵唱阵阵,金光普照!一朵巨大的金色莲台缓缓飘来,莲台之上,端坐着一位宝相庄严、眉心生有红痣的白眉老僧,身披锦斓袈裟,手持一串佛光熠熠的念珠。其身后,跟着十八名手持戒刀、禅杖的金身罗汉,个个气息沉凝,佛光护体。老僧修为,同样深不可测,亦是炼虚初期!乃是须弥山的知客院首座,慧明禅师。

两大圣地使者,联袂而至!

守谷的幽冥卫兵见状,不敢怠慢,立刻飞报入内。

幽冥帝宫,晁盖正与群臣商议进军方略,闻报,神色不变。

“紫府道宗,须弥山……”狄仁杰沉吟道,“此二者,乃中域道佛两脉执牛耳者,传承久远,底蕴深不可测,门中皆有渡劫期老祖坐镇,甚至传闻有散仙存世。其势力虽不直接参与世俗皇权更迭,但影响力无远弗届。此番前来,名为调停,实为探我虚实,定其立场。”

刘晋元道:“陛下,此乃关键之时。若能得此二圣地认可,或至少使其保持中立,则我征伐圣朝,阻力大减,亦可安定中域人心。若处置不当,使其倒向圣朝,则平添变数。”

吴用羽扇轻摇:“道佛两家,理念有异。道门清净无为,却最重跟脚传承;佛门慈悲为怀,却讲究因果缘法。此番前来,必有一番论道较技。需得心应对,展我底蕴,使其不敢觑。”

拜月教主淡然道:“贫道与那玄诚子,昔年曾有一面之缘。紫府道宗阵法、丹道冠绝中域。那须弥山的慧明禅师,听闻佛法精深,尤擅降魔神通。”

晁盖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既是客至,岂有不见之理?传旨:开中门,奏仙乐,以迎国宾之礼,请二位使者凌霄殿相见!命普智神僧、笑和尚尊者、石鬼王、以及……李逍遥尊者,随朕一同会见。”

“臣等遵旨!”

片刻后,庄严肃穆的凌霄殿内。晁盖端坐帝位,左侧文臣以狄仁杰、刘晋元为首,右侧武将勋贵以拜月教主、普智、笑和散李逍遥为代表(鬼王、邪剑仙、黑羽等或因性格或因任务未至),阵容堪称豪华。

“宣,紫府道宗玄诚子道长,须弥山慧明禅师,上殿——!”

随着司礼官唱喏,玄诚子与慧明禅师,在一众随从的簇拥下,缓步走入大殿。二人目光扫过殿内众人,尤其在拜月教主、普智、笑和尚以及看似慵懒却气息渊深的李逍遥身上停留片刻,眼中皆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贫道玄诚子(老衲慧明),见过幽冥帝。”二人微微躬身,执平辈之礼。圣地超然,即便面对一方帝,亦不必行跪拜大礼。

晁盖抬手,语气平和:“二位尊者远道而来,不必多礼。看座。”

内侍搬来两个蒲团,置于帝阶之下。

二人落座后,玄诚子率先开口,声音清越:“帝陛下,贫道此番与慧明禅师联袂而来,乃因近日象剧变,南疆战火绵延,苍生受苦,心有戚戚。我紫府道宗与须弥山,不忍见青云界再起刀兵,万民涂炭,故特来作一和事佬,望陛下与圣朝能化干戈为玉帛,止息兵戈,还下一个太平。” 话得冠冕堂皇,实则滴水不漏。

慧明禅师亦口宣佛号:“阿弥陀佛。帝陛下,冤冤相报何时了。圣朝虽有不是,然万年基业,亿兆黎民,牵一发而动全身。陛下若能心怀慈悲,罢兵言和,乃无上功德。”

晁盖闻言,淡然一笑:“二位尊者慈悲为怀,朕心感佩。然,圣朝失德,非一日之寒。其横征暴敛,宠信奸佞,致使民不聊生,怨气冲。朕顺应人,起兵讨逆,非为一己之私,实为拯万民于水火。檄文所列十大罪状,桩桩件件,皆有实据。若圣朝皇帝愿下罪己诏,退位让贤,解散暴政,朕亦可罢兵,与民休息。”

此言一出,玄诚子与慧明禅师脸色微变。这条件,等于让圣朝无条件投降,自毁江山,青云帝绝不可能答应。幽冥帝的态度,强硬无比。

玄诚子沉吟片刻,道:“陛下所求,亦在情理。然,道运行,自有其序。陛下自称承应运,不知……师承何方,道统为何?” 他开始试探地府的跟脚底蕴。

这时,拜月教主(石鬼王)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空灵:“玄诚道友,别来无恙。帝陛下之道,乃皇道与幽冥之道相合,统御万方,执掌轮回。其传承,上应周星辰,下通九幽地脉,乃自成一家之无上大道,何须师承?” 他语气平淡,却点出地府道统的高深与独立。

玄诚子目光一凝,看向拜月:“石道友,不想你竟在此处。看来幽冥庭,果然藏龙卧虎。” 他心中暗惊,拜月教主阵道通神,在中域亦有名声,竟甘居人臣?

另一边,慧明禅师则将目光投向普智与笑和尚:“阿弥陀佛。普智师弟,笑师弟,久违了。二位乃佛门高僧,为何投身这幽冥之地,参与这世俗杀伐?” 话语中隐含机锋,质疑二人违背佛门清净之义。

普智神僧双手合十,面露悲悯:“慧明师兄。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簇府,非是幽冥,乃是涤荡污秽、重塑秩序之净土。贫僧在此,正是为度化世间恶业,导人向善。杀伐,有时亦是慈悲。” 他巧妙的将地府征伐解释为“降魔卫道”。

笑和尚则嘻嘻一笑:“慧明师兄,你着相了!佛法无边,何处不是修行?跟着帝陛下有酒喝有架打,快活得很!总比在山上整日念经有趣多了!” 他言语看似疯癫,却暗合“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禅机,让慧明禅师一时语塞。

玄诚子见言语试探难占上风,便微微一笑:“陛下道统精深,令人佩服。贫道听闻陛下麾下能人异士极多,尤其是这位道友……”他目光转向一直没正形、提着酒葫芦的李逍遥,“气息缥缈,剑意冲霄,不知是何方神圣?”

李逍遥打了个酒嗝,醉眼朦胧地瞥了玄诚子一眼:“我?我就是个酒鬼,跟着老板混口饭吃。怎么,老道士,想跟我喝一杯?”

玄诚子嘴角微抽,他竟看不透这青衫男子的深浅,只觉其周身剑意圆融无暇,仿佛与地合一,修为绝不在自己之下!地府竟有如此人物?

慧明禅师亦看向李逍遥,佛眼微睁,试图以佛门他心通探查,却只觉得对方神魂如同一片浩瀚的星空,深不可测,反而被一股逍遥自在的剑意反弹,心神微震!

两位圣地使者心中骇然!这幽冥帝麾下,不仅有石鬼王这等阵道大宗师,普智、笑和尚这等佛门高僧,更有李逍遥这等深不可测的剑仙!其底蕴,远比他们预想的还要深厚!

晁盖将二饶神色尽收眼底,知道火候已到,便开口道:“二位尊者,朕之心意,已表明。止戈与否,在于圣朝,而非朕。若圣朝愿改过自新,朕可给其一条生路。若其执迷不悟,朕亦唯有代行罚,以战止战!”

他语气一转,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至于朕之道统底蕴,他日二位自会知晓。幽冥庭行事,但求问心无愧,顺应人。不劳圣地挂心。”

玄诚子与慧明禅师对视一眼,皆知今日难以达成“调停”之目的,幽冥帝意志坚决,实力更是深不见底。

玄诚子起身,拱手道:“陛下之言,贫道已明了。此事关系重大,贫道需回山禀明宗主,再作计较。”

慧明禅师亦道:“阿弥陀佛。老衲亦需回山请示方丈。望陛下以苍生为念,慎之再慎。”

“二位尊者请便。”晁盖端坐不动。

两位圣地使者带着满腹的震惊与凝重,离开了凌霄殿。他们需要将今日所见所闻,尽快传回宗门。幽冥庭,已是一股足以颠覆青云界格局的力量,圣地的态度,必须重新考量。

看着使者离去,晁盖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圣地这一关,算是初步应对过去了。接下来,便是与圣朝的最终决战!而圣地的最终立场,或许,将由这场决战的结果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