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赵秀才,早些年他没去世时,在县城也有赫赫名声。
这种名声的得来原因有二。
其一,赵秀才美姿容,温如玉,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益。
其二,赵秀才文采出众,远在众人之上。
虽众人都是秀才,但众人之所以为秀才,是因为学识只在秀才,他们考不中举人;赵秀才之所以为秀才,是因为受了身子拖累,而他本身的学识,别是举人了,怕就是考中进士,也是迟早的事儿。
但就因为身子不争气,赵秀才早年去府城参加乡试时,考到最后一科,直接晕倒在考场上。
他前边两场考试,名次都在前列,只等最后一场顺利考完,举人功名就手到擒来。
奈何身子拖了后腿,他没能考到最后,就被人从里边抬了出来。
那次考试,赵秀才吃了大苦头,在府城养了一个月才回家。
此一趟不仅一无所获,甚至还花费了颇多银钱,且因为家中无人照应的原因,发妻在河边浣洗衣裳,差点溺水死在河里。
经此事后,不知道赵秀才是不是吓怕了,总归在他有生之年,他再未去考过乡试。
许是他有在暗中筹备,但终究时不待我,他早早去了,经此一生,也不过考了那一次乡试罢了。
也是因为赵秀才文采出众,很多秀才公宁愿担着“不如他”的名声,也要将儿孙送到他名下受教,这才使得赵家私塾声名远扬,便是县城的学生,也跑到这边来进学。
可惜,赵秀才千好万好,唯独命不好,受他那身子所累,早早去了。
想起害赵秀才去逝的真凶,众人免不得蹙紧眉头。
郑秀才年过五十才中秀才,面上自得,心里却憋屈。
偏他性情狭,不能容忍旁人瞧他,便每年都要设宴,邀众人去他家做客。
不去赴宴,便是瞧不起他,他就要垂泪哭嚎,言都怪他赋低下,不配与谁谁为伍云云,逼的人不来参加他家的宴席都不成。
而实际上,他不过是借宴席之际,彰显家中条件丰裕罢了。
毕竟,能在清水县置起五百亩良田的,满打满算也就三五家。
那三五家还都是商贾之家,唯独他郑家,乃是真正的耕读传家。他们家在县城是独一份,他可不自得?
却因郑秀才设宴,偏又没做好护持的准备,导致赵秀才落水后许久才被救上来,那又下了大雨,郑家不思将赵秀才安置在医馆中,或是留人在府中请医诊治,偏冒雨将人送到乡下家中,使得赵秀才病情延误,一直高烧不退,最后丧命。
众人心里对郑秀才很有意见,但还是那句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也只有赵秀才的二三至交,寻上门将郑家骂上一通,而后割袍断义,再不肯与郑秀才来往。
其余众人,心里虽然也觉得郑秀才不可交,想着要慢慢与他疏远,但面上到底是维持着一团和气。
结果谁能料到,就在考试前夕,出了那样一桩恶事。
这些县城的老秀才们,在家中听郑秀才被剥夺秀才功名下狱的消息时,人都懵了。等打听清楚郑秀才是因何事才下狱,忍不住便在家中唾骂起来。
郑秀才恶毒愚蠢,他性情卑劣,他一肚子鬼蜮伎俩,一辈子上不得台面。
骂的要多难听有多难听,可骂完后,心里也憋闷的厉害。
这幸亏赵秀才之子侥幸躲过灾难,若不然因这畜生耽搁了科举,九泉之下的赵秀才若得知这件事,岂能瞑目!
早些年,这些廪生们去赵家村吊唁赵秀才时,彼时赵璟还是个有些稚气的少年郎。虽五官轮廓明晰,少年郎风骨清正,一看将来就撩。
但是,三年过去,这少年到底长成了什么模样,他们也不准。
指不定少了父亲庇佑,早些年风骨铮铮的少年郎,变得懦弱颓丧了?
却那料,没有懦弱,更不存在颓丧之词,这少年郎比之他的父亲赵秀才更有风采。
英挺的少年不卑不亢的站在中堂之上,目光坚定,风骨清正,一眼之下,只让人想起了那一句话: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这是个远比赵秀才还要出色的多的少年,必定也有不逊色于乃父的才学。
怪不得郑秀才明知谋害人是一步烂棋,还是义无反鼓走了。若是他们,看见这少年也免不得心惊,忍不住去想,待他出息那日,必定会为他父亲之死,讨回一个公道吧?
众廪生忍不住默了,看着赵璟的眼神,也深邃了几分。
但他们大体是欣慰的,故人后继有人,这到底是一件让人欣喜的事情。
成县令也在看赵璟。
这是陈松的女婿,他从没有想过,如此这般的荒僻县城中,竟还有这般出众的人物。
若早知道,恨不能抢来做女婿。
然而,既然已经成了亲,那就是有缘无分了。
不过,哪怕做不成翁婿,他也想两人能结下另一段缘分。
他看过陈松拿来的,这少年写的文章,不仅言之有物,而且雅正严谨,别只是通过县试了,就是乡试,都可一试。
众目睽睽之下,县令也不好多什么,只微颔首,轻声道了一句,“下去吧。”
赵璟躬身见礼,尾随在德安之后,去寻自己的位置了。
一溜青砖盖瓦的考棚,在院子里有序排开,全都坐北朝南,号舍曾狭长形。
隔间普遍宽三尺,深四尺,考生坐、窝和书写,全在里边。
若是身材高大的人,呆在里边会过分拘束,便是晚上睡觉,脚都要露在外边。
赵璟与德安一起报的名,许是巧合,德安走的方向,恰是赵璟要去的方向。他便不仅不慢的跟在德安后,等德安先找到他的位置。
拐过一个角,就距离考场的茅舍不远处了。
从这边隐隐约约能闻到些臭味儿,赵璟看德安脚步越来越沉重,眉头也忍不住蹙起来。
粪号,这可不是什么好地方。
那地方影响食欲,更影响心情,心情不畅,下笔如何会顺畅?
好在,德安终究是绕过了粪号,又往前走了约有三十余步才停下。
这个位子,距离粪号已经很远了。若是风大些,或是日头过大,那边的味道多少还会传过来一点,但总体来问题不大。
德安显见也松了一口气,走进号舍的动作,都有了几分轻快。
他进了号舍后,没想着先坐下歇歇,而是按照陈松的叮嘱,先检查桌案和屋顶。
桌案上若有倒刺,要及时清理,以防刮破试卷;若桌案晃动,要及时往下垫些木片,以防墨汁流出来,影响书写。
德安将父亲的叮嘱记得一清二楚,一点不敢稍忘。
也就在他观察的时候,他看见一片熟悉的衣角,从面前飘了过去。
有点熟悉,他好像今早才见过。
抬头一看,不是赵璟又是那个?
德安冲赵璟翻了个白眼,你跟在后头,你倒是吱个声啊,我也好知道你跟着,还能跟你传个信儿。
至于要传什么信儿,德安也不知道。
但在这种场合,这个时候看见璟哥儿,与他的心理来,真是莫大的安慰。
可惜璟哥儿的座位距离他并不近,他就是抻着脖子看,也没看见他究竟坐在哪儿。
他拐过一个弯儿后,消失不见了。
这边又有新的考生路过或入座,德安不再关心赵璟,他拿起准备好的抹布,将桌案仔细的擦了又擦。
德安看不见赵璟,而其实,赵璟距离德安并没有多远。
他拐过一个弯,在“胡同”里的第二个位置坐下。这边距离德安哪里,直线距离都没有二十米。
这么近的距离,怕是德安在那边打个喷嚏,他这边都能听的清清楚楚。
这些思绪只在赵璟心中一闪而过,很快,他也忙碌起手中的事情。
赵璟这边的桌案完好,但是头顶有没扫净的蛛网。
而且,此时光大亮,很明显能看见考棚上有个不大不的窟窿。
今确定是个晴,不下雨窟窿看似就不用补,但不然。
赵璟比划了一下太阳光线照下来的地方,然后从靠篮里拿起油布与锤子,以及几根木棍,仰头补屋顶。
午时左右,太阳光线透过窟窿,会正正好照在他身上。
午时本就是人困顿的时候,太阳光还暖融融的落在人身上,届时谁还有闲心去看试卷?怕是心都被周公勾走了。
赵璟这举动,很快招来左邻右舍的注意。大家都探出头来看,他到底在做什么。
等看到他在钉油布,就都用看神经病的眼神看他,然后有抬头看,似乎在,“就这种气,你怀疑会下雨?你眼神没问题吧?”
然后一屁股坐下去,不管了。
大家心里想的却是,现在还没发试卷,他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若是发了试卷他还不消停,到时候再举报他。
又片刻,光彻底大亮。
这时候,铜锣声响,一道“开考了”的吆喝响起。继而,便有人大声宣读试题,三遍后,又有差役举着贴着试题的木板,巡回展示。
县试的第一,考的也是第一场,最为重要。但其实,考的并不难,录取也较宽,只要文字通顺,都可录取。
这场仅只考两篇四书文,以及一篇五言六韵试帖诗。
两篇四书文,“书题”,也即是出自《四书》中的题目——“无恒产而有恒心者”;“经题”,也即是出自《五经》中的题目——“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至于五言六韵诗,则是要赋“春雨如膏”一首。
先五言六韵诗,这题被赵璟押中了,他早有准备,心里很松快。但这松快并没有表现在面上,他清俊的面颊上,依旧一片清冷,让人看不出真实情绪。
至于“书题”——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原句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与齐宣王讨论治国之道时所言。
原文内容是,“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惟能。
什么意思?
意思是,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却能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坚定的意志,只有读书人,也就是士人才能做到。
表面是想要学生论证读书的必要性,但若只是从这方面下手,内容岂不是太过简薄?
赵秀才曾和赵璟,要猜出出题人究竟是什么意思,就着重去看出题人。
县试的出题人是谁?
是清水县的县令成大人。
成大人出这题,他就没有别的意思了?
若论读书的必要性,成大人比谁都清楚,但那只是些泛泛之谈,没有一点实用。
而成大人这个人,最腻烦弹空嘴,徒拖空言。
他是个务实的人,不管做人还是做事,都很实在。
上任后,所做的每一件事儿,都立足使清水县治安变好,百姓收入增加这两件事情上。
再回想“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这句话之后,所跟的是什么?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意思是,对于普通民众来,如果没有稳定的财产来源,就很难维持长久的道德操守和稳定的心态。如果一个人缺乏坚定的道德信念和意志,就很容易放纵自己,做出邪恶奢侈的事情来,甚至为所不为。
从这一两句,是不是就能隐隐看出成大饶目的来了?
他是在求“破局”之法!
能让清水县百姓们增产增收的破局之法!
这才是这首题目的真正主旨。
若能将之前后结合社会风气的转变,加以阐述,这道题才算是得到升华。
赵璟成竹在胸,一边细细磨墨,一边开始在心内打草稿。
待的可以作答的号角声吹响,赵璟心里也有了模板。他拿起狼毫,在旁边的草稿纸上,开始认真书写。
县试的文章,在字数上也有严格限制。不能少于三百字,但也不能多余七百字。
赵璟写了六百八十有余,及至写完最后一句,才放下狼毫。
此时距离午时,还有一个时辰的时间。
这一个时辰,赵璟将草稿仔细琢磨,将词不达意的词语换掉,另调换了下写作顺序,确定最终的文稿,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言之有物,他才搓热了手,拿起答题卷,细细的将文章抄写上去。
? ?星期了,这两都一更啊宝宝们,我休息一下,这段时间宝宝不好好睡觉,我熬夜熬很了,一个月大姨妈来了两次!歇一歇吧,我的命要紧!今不捉虫,明不捉虫,我周一捉,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