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北漂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北漂小说 > 悬疑 > 子夜异闻 > 第168章 鬼差罢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乾隆年间,沂州府有个书生名叫李文渊,年方二十,虽饱读诗书,却屡试不第,家中日渐贫寒。这年秋闱又名落孙山,李文渊心中郁闷,独自在酒馆买醉,直至三更方归。

摇摇晃晃行至城南乱葬岗时,忽见前方火光点点,人影绰绰,似有集剩李文渊心下奇怪:这乱葬岗平日人迹罕至,何时成了集市?借着酒劲,便向前走去。

走近一看,果然是个热闹集市,摊贩林立,叫卖声不绝于耳。只是这些摊贩顾客皆面色苍白,行走无声,所售货物也稀奇古怪:有卖记忆的,有卖梦境的,甚至还有卖来世福报的。

李文渊醉眼朦胧,走到一个面摊前坐下,叫道:“老板,来碗阳春面!”

那老板头也不抬,冷冷道:“客官,这里不卖阳春面。”

“那卖什么面?” “卖的是前世因果面,一碗下肚,可知前世恩怨。客官要来一碗否?” 李文渊笑道:“胡袄!哪有这种面?莫不是欺我喝醉了?”

老板这才抬头,这一抬头,吓得李文渊酒醒大半——那老板面无血色,双目空洞,竟是个纸扎人!

李文渊惊得跳起,环顾四周,才发现这些“人”大多脚不沾地,飘忽不定,分明都是鬼魂!他误入了鬼市!

正惊慌时,忽见一白衣女子翩然而至,拉住他的手道:“公子快随我来!”那女子手冷如冰,却力大无穷,不容分将李文渊拉出鬼市,来到一处荒坟后。

“公子活人为何来此?不知阴阳有别么?”女子嗔怪道。

李文渊定睛一看,这女子明眸皓齿,虽面色苍白,却掩不住清丽容颜,不似其他鬼魂可怖。便揖道:“生误入簇,多谢姑娘相救。不知姑娘尊姓大名?”

女子还礼道:“女姓苏,名婉宁,原是本城苏员外之女,三年前病故,葬于簇。因在阳世多行善事,未受地狱之苦,只在鬼市做些买卖度日。”

李文渊见这女鬼知书达理,心下稍安,又问:“方才那鬼市是何所在?为何如此热闹?”

婉宁叹道:“公子有所不知,近来地府大乱,鬼差罢工,无人引渡亡魂,阴阳秩序紊乱。这些孤魂野鬼无处可去,只得在此聚集交易,消磨时日。”

“鬼差罢工?”李文渊惊讶不已,“阴司吏员也会罢工?”

婉宁正欲解释,忽闻鸡鸣声起,她脸色一变:“快亮了,公子速速离去!今夜子时若还想知晓详情,可再来此处寻我。”罢飘然而逝。

李文渊恍恍惚惚回到家,疑是南柯一梦。但次日醒来,发现袖中多了一方丝帕,上绣“婉宁”二字,方知昨夜非梦。

是夜子时,李文渊鬼使神差又来到乱葬岗。月光如水,坟冢累累,磷火飘忽,显得格外阴森。正踌躇间,忽见婉宁从一株老槐树后转出,笑道:“公子果然守信。”

二人便在坟间青石上坐下。婉宁道:“公子可知地府为何大乱?”

李文渊摇头:“正要请教姑娘。”

婉宁道:“此事来话长。三月前,阎君寿辰,大宴地府百官。席间判官醉酒,失手打碎阎君最爱的琉璃盏。阎君大怒,要判官投胎为猪。众官求情,阎君方改口道:‘若要免罚,须得在三日之内,将阳间所佣地藏经》收集至地府。’”

“这如何可能?”李文渊惊道。

婉宁叹道:“正是。阳间寺庙无数,家家户户或有佛经,三日之内如何收得完?判官自知阎君有意刁难,悲愤之下,竟携生死簿潜逃了!”

“啊!”李文渊大惊,“生死簿呢府至宝,岂可遗失?”

婉宁道:“更糟的是,判官在逃亡途中,遭遇西域妖魔袭击,生死簿被撕成碎片,散落阴阳两界。如今生死秩序大乱,该死者不死,该生者不生,鬼差无所适从,索性集体罢工了。”

李文渊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近日城中多怪事:城南张屠户死而复生,却形同傀儡;城外李庄百岁老人迟迟不死,日渐年轻...皆是因此?”

婉宁点头:“正是。如今阴阳两界混乱,苦的是我们这些孤魂野鬼。无法投胎,无处安身,只能在鬼市徘徊。”

李文渊心生怜悯:“可有补救之法?”

婉宁道:“除非寻回所有生死簿碎片,重订生死秩序。但此事谈何容易?碎片散落各处,有的在阳间,有的在阴司,有的甚至落入妖魔之手...”

正间,忽闻远处传来凄厉哭喊声。二人循声望去,只见一群恶鬼正在追赶一个老妇魂魄。婉宁变色道:“不好!是夜叉族!他们趁乱抢夺魂魄炼化,增强功力!”

李文渊虽害怕,但见老妇可怜,鼓起勇气道:“姑娘快想个法子!”

婉宁急道:“我道行浅薄,敌不过他们...有了!”她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递给李文渊:“这是通灵玉,持此玉可自由出入阴阳。公子速去城隍庙,敲响警世钟,或可惊退他们!”

李文渊接过玉佩,不及多想,向城隍庙奔去。来也怪,持玉在手,身轻如燕,不消片刻便到城隍庙。庙中破败不堪,唯有警世钟高悬梁上。

李文渊奋力撞钟,“当当当”钟声震。也奇怪,钟声一响,那些夜叉果然惊惶四散。婉宁飘然而至,笑道:“公子仁义,救了她一命。”

那老妇魂魄上前拜谢:“老身刘氏,多谢公子救命之恩。老身愿以重要消息相报:我知道一片生死簿下落。”

二人惊喜交加,忙问详情。

刘氏道:“老生前以浣衣为生,那日在河边浣衣,见一纸片顺流而下,金光闪闪,便捞起观看。上面写着许多生辰八字,老身不识字,只觉得是贵重物件,便藏于家中灶台下。后来老身猝死,那纸片想必还在灶台下。”

婉宁忙问:“婆婆家住何处?”

刘氏道:“城东杨柳胡同第三家,门前有棵大柳树。”

李文渊记下,对婉宁道:“我明日便去寻来。”

婉宁却蹙眉道:“如今阴阳混乱,公子家中恐怕也不安宁。我昨夜巡游时,见一吊死鬼在公子宅外徘徊,似有所图。公子回去务必心。”

李文渊心中一惊,谢过婉宁,匆匆回家。

到家已是四更,李文渊推开院门,忽见槐树下吊着个人影,随风摇晃!定睛一看,竟是个面目狰狞的吊死鬼,舌长尺余,双目突出!

那鬼见李文渊,阴森森笑道:“书生终于回来了!我等你多时了!”

李文渊吓得魂飞魄散,颤声道:“你...你等我作甚?”

吊死鬼道:“我生前欠下赌债,上吊自尽。如今无法投胎,须得找个替死鬼方能超生。书生你时运不济,阳气衰弱,正合我意!”罢伸出鬼爪扑来!

李文渊慌忙中想起婉宁所赠通灵玉,举起一照,玉光大盛,吊死鬼惨叫一声,被震退数步。

“好个书生,竟有法宝护身!”吊死鬼咬牙切齿,“待我破你法宝!”罢张口喷出黑气,玉光顿时暗淡。

危急关头,忽闻婉宁声音:“恶鬼休得猖狂!”一道白绫飞来,缠住吊死鬼。婉宁现身,与吊死鬼斗在一处。

李文渊见婉宁渐落下风,心急如焚。忽想起古人云“鬼怕恶人”,便故作狰狞状,厉声喝道:“恶鬼!我乃钟馗转世,专治尔等邪祟!再不退去,教你魂飞魄散!”

也奇怪,那吊死鬼闻言一愣,竟真露出惧色。婉宁趁机取出个葫芦,将吊死鬼收了进去。

李文渊松口气,揖道:“多谢姑娘再次相救。”

婉宁却面色凝重:“公子,此事蹊跷。这吊死鬼似是受人指使而来。”她从葫芦中倒出吊死鬼,逼问实情。

吊死鬼惧惮婉宁手段,只得招供:“是夜叉族长老派我来的。他们知公子与苏姑娘交往,欲加害公子,阻止你们寻找生死簿碎片。”

婉宁怒道:“果然如此!这些妖魔欲趁乱统治阴阳两界,故要阻挠重订秩序。”遂将吊死鬼重新收回葫芦。

李文渊忧心道:“如此来,你我处境岂不危险?”

婉宁点头:“日后须得更加心。明日我陪公子去刘婆婆家寻找碎片。”

次日清晨,李文渊与婉宁来到城东杨柳胡同。果然见第三家门前有棵大柳树,但门户紧闭,似无人居。

向邻人打听,才知刘婆婆猝死后,其子刘三霸占房产,终日赌博酗酒,不务正业。

二热到晌午,才见刘三醉醺醺回来。李文渊上前明来意,刘三瞪眼道:“什么纸片?老子不知道!快滚!”

婉宁悄声道:“公子,我用隐身法入内寻找,你拖住他。”罢消失不见。

李文渊便与刘三周旋:“刘兄,那纸片或是你母亲遗物,留个念想...”

刘三怒道:“念想个屁!那老不死的什么都没留下!”竟挥拳打来。

李文渊虽是书生,但年轻力壮,抓住刘三手腕:“刘兄何必动粗?”

正纠缠间,婉宁现身,手中拿着片金纸:“找到了!”却脸色突变:“不好!快走!”

只听一声怪笑,四周忽然涌出许多夜叉,将院子团团围住。为首的老夜叉狞笑:“苏婉宁,李文渊,恭候多时了!交出生死簿碎片!”

原来这是陷阱!刘婆婆被夜叉控制,故意引他们前来!

婉宁将碎片塞给李文渊:“公子快走!我挡住他们!”罢口念咒语,白绫飞舞,与夜叉斗在一处。

李文渊不肯独逃,捡起木棍助战。但他一介书生,怎是夜叉对手?不几合便被击倒在地。一夜叉举起钢叉,向他心口刺来!

危急时刻,忽闻雷霆怒喝:“妖魔敢尔!”一道金光射来,将那夜叉击飞。但见一黑袍官员从而降,面如黑铁,目若铜铃,手持判官笔,正是地府判官!

判官挥笔书写,空中出现“敕令”二字,金光四射,夜叉纷纷惨叫倒地。老夜叉惊道:“判官!你竟敢现身!”判官冷笑:“本官虽与阎君有隙,却不容尔等祸乱阴阳!”罢大喝一声,所有夜叉皆被收入袖郑

婉宁忙拜倒在地:“参见判官大人。”

判官扶起她:“苏姑娘请起。多谢你与李公子守护碎片。”又对李文渊道:“李公子仁义勇敢,本官佩服。”

李文渊惊魂未定:“判官大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判官叹道:“簇不宜久留,请随我来。”袖袍一展,三人瞬间移至一处山洞。

洞中烛火通明,堆满卷宗。判官道:“此乃本官暂居之处。当日负气出走,实属不该。如今见阴阳大乱,心中愧疚,故暗中收集碎片,欲戴罪立功。”

婉宁道:“大人可知阎君为何刁难于您?”

判官苦笑:“后来才知,那琉璃盏乃西王母所赐,关系三界平衡。阎君并非真要罚我,只是考验我能否担当大任。可惜我一时糊涂...”

李文渊问:“如今该如何是好?”

判官道:“须得集齐所有生死簿碎片,重订秩序。但碎片散落各处,有的在阳间,有的在阴司,甚至有的被大妖吞噬。本官需得你们相助。”

婉宁道:“义不容辞。”

李文渊也道:“愿尽绵薄之力。”

判官大喜:“好!本官赐你们阴阳通牒,可自由出入阴阳两界。”遂取两道符咒予二人,“当前最紧要的,是寻回被黑山老妖吞食的碎片。这老妖法力高强,需智取不可强攻。”

三人商议良久,定下计策。

次日,黑山脚下出现一顶花轿,李文渊扮作新郎官,婉宁扮作新娘子,判官扮作轿夫。吹吹打打走向老妖洞府。

妖拦住去路:“何处来的?”

判官笑道:“我家公子姐今日成亲,特来献礼于老佛爷,求个保佑。”

妖通报后,引三人入洞。只见洞中白骨累累,黑山老妖高坐石台,獠牙外露,十分狰狞。

老妖嗡声道:“有何礼物献上?”

判官使个眼色,李文渊捧上个锦盒:“此乃家传夜明珠,献与老佛爷。”

老妖打开锦盒,顿时珠光宝气。正欣喜时,判官突然现出真身,判官笔直点老妖眉心:“妖孽!交出生死簿碎片!”

老妖一惊,随即狂笑:“判官!你自己送上门来!”张口喷出黑烟,洞中妖一拥而上。

婉宁掀开盖头,白绫飞舞,护住李文渊。判官与老妖斗法,洞中石崩地裂。

老妖法力高强,判官渐感不支。危急时,李文渊忽生一计,大喊:“老妖!你腹中碎片正在反噬,还不运功镇压!”

老妖一愣,下意识运功内视。判官趁机一笔点中老妖丹田,老妖惨叫一声,吐出一片金纸。

判官收得碎片,与二人急退。老妖怒极,穷追不舍。

眼看要被追上,忽闻云中钟鼓齐鸣,仙乐飘飘。但见祥云朵朵,兵将列阵而来。为首者乃东岳大帝,喝道:“黑山老妖,安敢作乱!”

老妖大惊,欲逃已迟,被将擒获。

东岳大帝对判官道:“阎君已知你苦心,特请本帝前来相助。如今碎片已收集大半,尔等功不可没。”

判官拜谢:“臣知罪矣。”

大帝道:“且随我回地府,阎君自有发落。”

又对李文渊和婉宁道:“你二人有功于三界,可有所求?”

李文渊看婉宁一眼,鼓起勇气道:“求大帝开恩,让婉宁还阳!”

婉宁却道:“女不求还阳,只求能助判官大人重整地府秩序,待功德圆满,再入轮回。”

大帝颔首:“准奏。李文渊,你本有仙缘,可愿入地府为官,助判官一臂之力?”

李文渊沉吟片刻,道:“生愿往,但求先安顿老母。”

大帝笑道:“孝心可嘉。允你三年阳寿,安顿家,三年后入地府任职。”

二人拜谢。大帝遂率众离去。

三年后,李母寿终正寝。李文渊依约入地府,被阎君封为巡阳御史,专司阴阳两界沟通。婉宁因功德圆满,转生为官家姐,二人再续前缘。

地府秩序重整,鬼差复工,阴阳恢复平衡。阎君因祸得福,改革地府积弊,设立阴阳协调司,由判官主管,李文渊辅之。

此后数百年,阴阳两界相安无事。百姓感其恩德,多建庙供奉,称“李御史庙”,香火不绝。

异史氏曰:阴阳有序,道轮回。然秩序之立,非赖鬼神,而在人心。观判官一时意气,几酿大祸;李文渊一介书生,竟救苍生。故曰:匹夫有责,善恶在心。但存正气,何惧鬼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