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北漂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北漂小说 > 历史 > 流贼也可以燎原 > 第351章 川兵入陕协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奇瑜的五省总督自然也能总督四川军务,四川被流寇攻陷一府数县责任都在他身上,陈奇瑜坐镇汉中府城,调集了副总兵张令部和酉阳土司兵入陕西同流寇交战。

酉阳土司也是忠于大明的土司武装,这次领兵的是个和秦良玉一样的女土官,她的父亲便是在浑河战死的冉见龙。

张令部汇合酉阳兵后也是从金牛道进入了陕西境内,他们来的时候流寇刚刚跑过阳平关,遁入巩昌府的地界,两人刚刚到这里时发现洪承畴还在这里驻扎没有追过去的想法。

陈奇瑜调动这两人入陕都是有考虑的,张令是奢安叛变过来的,需要战绩洗白自己,酉阳兵更不用了,和石柱一样为了大明奉献自己几代人了,这两人都不是啥怯战之辈,见洪承畴暂时不打算追过去,两人上门询问。

“洪制军,听闻贼寇已经从前面的关隘跑过去了,为什么还不过去追赶?”

这话其实很不敬了,两人都只是武职,洪承畴官职是兵部侍郎,差遣是三边总督,属于地方顶级文官了,不过他并没有生气而是笑眯眯的道:“这就派固原参将左光先协同你部过河追击。”

待两人走后,洪承畴私下叫来左光先让他注意点,因为他根本不想跟在后面追,官军机动能力不如流寇跟在后面追不上不还伤士气,他想的是迎头拦截流寇主力,再前后夹击。

不过四川的两个将领是陈奇瑜叫来的,如果自己不表示一下,将来出了问题不好交差,左光先也秒懂洪承畴的意思,抱拳离开了他的营帐。

留在最后渡江过河的高栎部和右营刘体纯、骑兵营马世耀部接到了侦察营的消息,一个哨骑跑过来向他汇报道:“几位营官,官军已经过桥了,冲在前面的是川兵,跟在后面的是固原左光先部,这老子走的慢悠悠的,和前面川兵离得很远,川兵人数不多只有不到五千的样子。”

得知消息后,高栎聚集了刘体纯、马世耀等人商议如何解决后面追兵问题。

“诸位,大帅现在已经进山了,我们被留下来断后自然要起到作用,从现在的情况看,陕西兵不太想追着我们跑所以慢悠悠的跟在川兵后面,但是如果我们不打这一仗就让川兵追上来,很难后面的洪承畴不会改变主意,所以我们得打一仗。”

“我们三营有马步五千三,骑兵一千人,打这些川兵问题不大,咱们先给这些川兵迎头痛击,再吸引洪承畴追赶我们,这样大帅就安全了。”

马世耀和刘体纯合计了一下,觉得这仗能打,于是抱拳同意听高栎指挥。

“那好,我与马兄弟打川兵,刘兄弟率军阻击左光先,不必死战,在我们击溃川兵后就来增援。”

张令的年纪比秦良玉还大几岁生于明隆庆四年,今年已经六十四岁了,实在是不适合再上阵了应该在家抱孙子了。

但是这一仗为了子孙后代的仕途他非打不可,流寇攻破四川一府四县,然而川兵却毫无作为,甚至一仗没打,险七盘关让流寇轻易过去了,川兵若再不打出些战绩来,朝廷还能信得过他们这些武将吗,更别他这个降将了,于是不顾年迈率领武声华和陈一龙两人会同酉阳兵入陕。

张令作为沙场老将知道身边的两人和他们的部队是啥货色,但是现在川兵的战力担当邓玘部还在竹溪一带剿灭残寇,所以没办法只能上了,期盼着友军能给点力。

“娃儿们这里离略阳县城六十里路,流寇要是往那边去出了大山,我们可真追不上了。加把劲,马上就要追上了,打赢了流寇都有赏!”

连续几行军,饶是麾下擅长走山路的川兵也有点吃不消,不少人脚底板都磨出水泡了,不过张令也不用走了,因为前面已经有热他了。

“报!将爷前面有流寇埋伏,观其阵势不下于四千兵马,后面还有没有就不知道了。”

张令是宿将,要指挥能力高栎三人都不如他,但是他们队伍的战力确是碾压这些川兵,高栎让刘体纯去看着左光先,自己率前营先行冲杀,马世耀迂回到张令的后方,然后下马前后夹击他。

狭窄的山道上杀声震,前营和骑兵营猛烈冲击着官军的队伍,这些久未经大战的四川官军眼见流寇不断像潮水一样涌来,有很多都开始心生怯意。

这年头要官军战力,关宁战力数第一,第二就是陕西三边的兵马,关宁不怎么欠饷还有自己的军屯,而三边兵马虽然有欠饷,但是同流寇厮杀多年战力经验都是上乘。

而西南部的四川官军则因为长久不打仗,军费被砍,营兵和卫所兵一样要去种地,所以上了战场武声华和陈一龙的兵一接触流寇就连连后退,张令只好命令冉氏指挥酉阳兵顶替两人位置。

“随我冲锋!打垮后面这股流寇冲出去!”张令立刻决定将自己的家丁投入对马世耀的反击中,然后冲出去同左光先汇合夹击刘体纯部。

张令的家丁都是老兵,作战能力自然不是那些穷困营兵能比的,而酉阳兵当年在冉文焕、冉见龙的率领下能和东虏硬拼自然也不是什么菜鸡。

一时间马世耀部的压力骤然增加,这个山道上骑兵没办法作战,马世耀是命令他们下马同官军作战,靠着骑兵精良的铠甲才勉强挡住他们。

高栎看官军都跑马世耀那边去了,只好命令道“秦得虎、张琳你们两个指挥左右部将这些营兵往张令那边赶,让他们冲击张令的家丁和酉阳土兵,我率老本兵跟在你们后面。”

没有战心的军队很难组织起合理的撤退行为,加之张令已经放弃他们了,而武声华和陈一龙两人早就被砍死在路边了。

就这样官军被压迫着往张令和酉阳兵那边赶,很快冲乱了他们的阵脚,一旁的冉氏知道今怕是占不到便宜了,只得劝道,“老将军流寇凶猛敢战,今怕是不能击溃他们了,流寇用这些败兵冲击我们阵型虽然是好想法,但人太多堵在这里一时半会儿也过不来,咱们抛弃这帮营兵从旁边撤退,只要撤出去就安全了,流寇还有一支队伍去左光先那边了,他们肯定不会死追着我们不放的。”

张令打这一仗本来就是为了后代的仕途,要是自己稀里糊涂的死在这里就什么也没了,想明白了直接和冉氏带着兵马就往一边冲杀,双方又猛烈的拼杀起来,最后张令的家丁死伤大半,但最终还是让张令和冉氏带着千余人冲了出去。

而那些官兵漫山遍野的奔逃也阻碍了前营的追击,没办法只得放弃张令这个老家伙,先抓了俘虏再,后面还得去支援刘体纯,他部下虽然都是以前横营的精锐,但人数只有不到两千,而左光先也是悍将,不好对付的。

阳平关渡口浮桥不远处,刘体纯已经率军同左光先部打起来了,因为地形原因,右营的兵马不好展开,而左光先部也确实战力强悍,双方就开始互相消耗看谁先扛不住,在郧阳收编了一些猎户,刘处直补充给了右营五百人,靠着他们精湛的箭术和右营老兵的厮杀倒暂时稳住了阵脚。

左光先也不敢让队伍冲的太猛,那些弓箭手占据地利,虽然他部下披甲率高,但是那些弓箭手专射面门和身上铠甲覆盖不到的地方。

还有流寇的战斗意志也很顽强,这些跟随王嘉胤、王自用征战多年的老兵士气绝不会输给官军,也就是靠着这份顽强,他们撑到现在都没有崩溃,反而还对官军造成了一定的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