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停了,老宅的木窗棂上还挂着水珠,折射着清晨的微光。23岁的叶云蹲在红木食饭台前,指尖抵着桌腿连接处的凸起——昨夜摸到这个异样的触感后,他几乎一夜没睡,反复回想奶奶过的话:“你太爷爷心思细,总爱把贵重东西藏在不起眼的地方,当年家里的粮票就是藏在食饭台抽屉的夹层里。”
他深吸一口气,按照拆家具的经验,握住凸起顺时针旋转半圈。“咔哒”一声轻响,像是榫卯结构咬合的声音,桌腿侧面一块巴掌大的木板应声弹开——里面没有夹层,只有一个被棉絮包裹的物件,摸上去冰凉坚硬。
叶云心翼翼地取出棉絮,一枚黄铜罗盘躺在掌心。罗盘比普通的风水罗盘一圈,直径不足十厘米,边缘布满了细密的铜锈,盘面却被摩挲得发亮,没有常见的“乾、坤、震、巽”方位刻度,取而代之的是20个不规则分布的“星点”——每个星点都刻着独特的纹路,与他集齐的20枚零件表面的印记一一对应!
“这是……零件的分布图?”他心脏狂跳,抓起桌上的“重力扭曲模块”凑近罗盘。果然,模块表面的云纹与其中一个星点的纹路完全重合,而罗盘中心的银针指针竟自动偏转,精准地指向模块所在的方向,哪怕他挪动模块,指针也始终紧紧追随,没有丝毫偏差。
叶云立刻将所有零件摊在八仙桌上,按照罗盘星点的位置一一摆放:“力量增幅核心”对应右上角的星形刻痕,“声波震荡器”对准左下角的波纹星点,“生命能量导管”则与中间的流线型星点匹配……20枚零件刚归位,罗盘的银针指针就开始微微颤动,发出极轻的“嗡”声。
他想起前两章找到的钟摆和戒指,立刻将铜制钟摆放在罗盘正前方,又把镶着暗蓝宝石的银戒指套在右手食指上——当他戴着戒指的手握住罗盘时,奇迹般的连锁反应开始了:
钟摆的铜球突然加速摆动,莲花底座的云纹亮起金光;戒指的宝石迸发幽蓝光芒,顺着他的指尖蔓延到罗盘盘面;20枚零件同时发出各色微光,星点与零件之间凭空出现淡淡的光带,将整个桌面织成一张闪烁的能量网。紧接着,罗盘中心的银针高速旋转起来,带动盘面的星点同步转动,一道银白色的光柱从罗盘中心射出,直直地打在对面的土墙上。
叶云抬头望去,呼吸瞬间停滞——土墙上投射出清晰的立体坐标网格,横轴标注着1900,1920,1950,2000,2050,2080等时间点,纵轴则是一串精确到秒的经纬度数字,网格中央还有一个闪烁的红点,标注着“当前坐标:2013年9月15日,海龙镇30.786°N,120.562°E”。
“时空坐标…这是时空坐标!”他踉跄着后退一步,撞在椅背上。前几部里,他曾用单独的零件尝试穿越,却始终受限于“信号弱、能量不稳、定位模糊”三大问题——要么穿越到错误的时间点,要么刚落地就因能量紊乱被迫返回,甚至有一次差点被困在1998年的暴雨里。可现在,钟摆放大信号,戒指稳定能量,罗盘精准定位,三者与零件组结合,竟形成一套完美的闭环系统!
他伸手触碰墙上的“1950年”刻度,光柱瞬间泛起涟漪,示波器屏幕上的能量曲线依旧平稳,没有丝毫紊乱。“能定位,能稳能量,还能强化信号……这才是真正的穿越机!”叶云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沙哑,他终于明白太爷爷日记里“二十件归位,钟定其频,戒稳其力,盘指其向”的真正含义——这根本不是简单的“物件收藏”,而是太爷爷精心设计的穿越系统!
他摘下戒指,又移开钟摆,墙上的坐标立刻变得模糊,零件的微光也黯淡下去;重新组合后,坐标再次清晰稳定。反复实验三次后,叶云彻底确认:三件祖辈物件是这套穿越系统的“核心组件”,缺一不可。
“太爷爷到底是谁?”叶云坐在椅子上,摩挲着罗盘的铜面。一个1920年出生的木匠,不仅能打造出契合未来科技零件的钟摆、戒指、罗盘,还能设计出如此精密的协同系统——这绝不是“巧合”。他突然想起奶奶过,太爷爷年轻时曾“失踪过三年”,回来后就变得沉默寡言,手里多了这些奇怪的物件,还学会了不少“从没见过的木匠活”。
“难道太爷爷的失踪,也是一次穿越?”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压了下去——眼下更重要的是验证这套系统的实用性。他盯着墙上的“1950年”刻度,那是太爷爷30岁那年,也是奶奶常的“家里最困难却最安稳的年份”,或许能从那时找到太爷爷的秘密。
就在他准备调试穿越参数时,院门外传来一阵熟悉的咳嗽声——是邻居王大爷,按惯例来送刚蒸好的包子。叶云立刻用布盖住罗盘和零件,快步走到院门口。
“,刚蒸的肉包,快拿着。”王大爷递过一个油纸包,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堂屋的八仙桌,“你这几总关着门折腾啥呢?昨晚我起夜,好像看见你家阁楼有光晃来晃去。”
“没折腾啥,就是整理太爷爷的旧物。”叶云接过包子,心里一阵紧张——他还没准备好让外人知道穿越机的秘密。
王大爷笑了笑:“你太爷爷可是个能人!当年村里修祠堂,就他能把那些歪聊木梁矫正过来,还不用一根钉子。对了,我记得他有个木盒子,是‘传给叶家男娃的’,你找到了吗?”
“木盒子?”叶云心里一动,“王大爷,您还记得那盒子长什么样吗?”
“棕色的,上面刻着云纹,比鞋盒一点。”王大爷挠了挠头,“几十年前见过一次,后来就没再看见过。你奶奶不定知道。”
送走王大爷,叶云立刻翻出奶奶的遗物箱——里面果然有一个刻着云纹的棕色木盒,锁扣已经生锈,他用螺丝刀撬开后,发现里面只有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的太爷爷穿着青色长衫,手里抱着一个婴儿(应该是爷爷),身边站着年轻的奶奶,三人身后是老宅的木门,门旁的石墩上,赫然放着一个与他手中一模一样的黄铜罗盘!
照片背面有一行铅笔字,是太爷爷的笔迹:“1950年秋,物件归位,待孙辈启用。”
“1950年就已经集齐了?”叶云盯着照片,突然意识到——太爷爷不是“预见”了零件的存在,而是亲手集齐了这套系统,甚至可能使用过多次,最后才藏在老宅里,等着后代发现。
此时,老宅的后墙外,36岁的叶云正站在阴影里,看着堂屋的灯光。他手里拿着一个与照片上相同的棕色木盒,里面装着他从2026年带来的“备份零件”。刚才王大爷提到木盒时,他差点以为年轻的自己会提前发现照片,没想到还是按“原定轨迹”找到了——这让他更加确信,时空的惯性远比他想象的强大。
“1950年是关键节点。”成年叶云摸了摸口袋里的穿越机,“太爷爷在那年留下照片,肯定藏了更多线索。年轻的我,你会选择去1950年吗?”他知道答案是肯定的——当年的自己就是在看到这张照片后,第一次启动了完整的穿越机,前往1950年寻找太爷爷的秘密。
阁楼里,叶云把照片放进木盒,重新摆好罗盘、钟摆、戒指和零件。墙上的时空坐标依旧清晰,“1950年”的刻度在微光中闪烁,像是在召唤他。他深吸一口气,戴上银戒指,握住罗盘,指尖轻轻点向“1950年”的坐标——这一次,他不再是茫然的探索者,而是手握完整系统的“时空旅人”。
突然,罗盘的银针猛地一顿,投射的坐标网格里,“1950年”的刻度旁突然跳出一行红色字:“警告:目标时空存在能量扰动,疑似同类装置活动。”
叶云愣住了——1950年还有其他人在用类似的穿越装置?是太爷爷?还是别的什么人?他看向窗外的老槐树,总觉得有双眼睛在暗中注视着自己,却不知道那正是来自未来的自己,此刻也在为这行突然出现的警告而皱眉。
红木食饭台上,罗盘的指针还在微微颤动,墙上的时空坐标如同一张张开的网,一端连接着过去的秘密,一端指向未来的未知。叶云知道,他的第一次“完美穿越”,即将开始,而等待他的,或许不只是太爷爷的真相,还有隐藏在时空缝隙里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