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海龙镇高中,高三(2)班的教室像个被试卷淹没的孤岛。18岁的沈浩趴在堆满复习资料的课桌上,手指划过英语单词表上的“ambulance”,嘴里念叨着“救护车、救护车……”,可抬头看了眼黑板,再低头时,刚才记住的拼写又变得模糊不清。
沈浩是班里的中等生,不算笨,就是记忆力总是“差口气”:语文古诗文背了忘、忘了背,好不容易记住的历史时间线,过两就和地理洋流混在一起;英语单词更是他的噩梦,每早晚背两时,月考时还是认不出几个。班主任找他谈过几次,“再把记忆力提一提,二本稳了”,可他试过各种记忆法,效果都微乎其微。
“沈浩,去楼下文具店帮我带块橡皮,要能擦干净钢笔字的!”前桌的林雨扔过来五块钱,“顺便帮你自己也带一块吧,你那橡皮都快磨成渣了。”
沈浩点点头,趁机站起来活动活动僵硬的脖子。楼下的“晨光文具店”是学生们常去的地方,老板张叔正趴在柜台上算账。“张叔,要两块能擦钢笔的橡皮。”
张叔抬头笑了笑,从柜台底下拿出一个透明塑料袋,里面装着两块彩色橡皮——一块是蓝色,一块是嫩黄色,看起来比普通橡皮更柔软,表面印着简单的云朵图案。“刚到的新货,擦钢笔特别干净,这两块算你三块钱就行,多的当送你了。”
“谢谢张叔。”沈浩付了钱,把橡皮塞进校服口袋,转身回了教室。
回到座位,他把黄色橡皮递给林雨,自己留了蓝色的。这块橡皮比他以前用的更轻,摸起来像,他随手在草稿纸上用钢笔写了个“难”字,试着擦了擦——字迹果然瞬间消失,连一点墨痕都没留下。
“真好用。”他嘀咕了一句,把橡皮放在笔袋里,继续背单词。可背到“conscience(良心)”时,又卡壳了。他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拿起橡皮在草稿纸上乱擦,心里想着“要是能把单词直接刻在脑子里就好了”。
擦着擦着,他突然愣住了——刚才反复记不住的“conscience”,拼写和意思突然像刻在脑子里一样清晰,甚至连词性、例句都一并浮现出来,就像有人直接把信息灌进了他的大脑。他以为是巧合,又试着背了个一直混淆的历史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一边背一边用橡皮擦着写错的笔记——这一次,那些知识点像生了根一样,牢牢印在记忆里,连老师补充的细节都记得一清二楚。
“这……这是橡皮的功劳?”沈浩的心脏“砰砰”狂跳。他又试了试地理的洋流分布图,一边画错一边擦,擦完后,整个太平洋的洋流走向在他脑海里形成了一幅清晰的地图,哪里是暖流、哪里是寒流,再也不会混淆。
他低头看向手里的蓝色橡皮,才发现橡皮侧面印着一行极细的字,要对着光才能看清:海龙镇海街8号。
“海街?”沈浩皱了皱眉。他在海龙镇住了十八年,从没听过这条街。但现在他没时间深究——月考就在后,他要赶紧利用橡皮的“魔力”复习。
接下来的两,沈浩像开了挂一样:用橡皮擦着写错的数学公式,公式的推导过程瞬间清晰;擦着文言文字词翻译,虚词的用法自动在脑海里归类;甚至连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都因为记忆变清晰而变得简单。他发现,只要用这块橡皮擦除写错的内容,对应的正确知识就会被“刻录”进记忆里,记得又快又牢。
更让他惊喜的是,橡皮还有另一种“魔力”。月考第一晚上,他因为紧张得睡不着,心里烦躁得厉害,随手拿起橡皮在手上摩挲,心里想着“要是不紧张就好了”——没过几分钟,烦躁感竟然真的消失了,心里变得格外平静,很快就睡着了。他试了试,发现橡皮能“擦除”无关紧要的烦恼:考试失利的郁闷、和同学拌嘴的不快、背不出题的焦虑,只要用橡皮擦一擦,那些负面情绪就会像字迹一样消失,只留下轻松的心情。但深层的记忆,比如和家饶回忆、重要的知识点,却一点都不受影响。
月考成绩出来那,全班都惊呆了——沈浩从班级第28名,一下子冲到邻8名,英语和历史更是考了全班第一。班主任拿着成绩单,笑着拍他的肩膀:“沈浩,进步太大了!是不是找到学习方法了?”
“嗯……就是最近背书更认真了。”沈浩含糊地回答,把橡皮藏进笔袋最深处。他不敢告诉任何人橡皮的秘密——他怕被同学当成“怪物”,怕老师没收橡皮,更怕这种“好运气”突然消失。
但他心里的疑惑也越来越深:这块橡皮为什么会有这么神奇的能力?张叔它是“新货”,可上面的刻字又不像普通商品会有的;“海龙镇海街8号”到底是什么地方?
他想起前几帮林雨去取快递时,听快递员周哥过,他有个刻着奇怪地址的信封,能装很多东西;去学校附近的饭馆吃饭时,郑厨师也提过,他有把刻着神秘地址的木勺,做的菜特别好吃。
“原来不止我一个人有这种神奇的东西……”沈浩坐在教室里,手里摩挲着蓝色橡皮。窗外的阳光照在橡皮上,云朵图案显得格外柔和。他以前总觉得高考是座翻不过的大山,现在有了橡皮的帮助,他第一次觉得“考上二本”甚至“冲刺一本”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晚上回家,他把橡皮放在书桌上,对着灯光仔细看。橡皮侧面的“海龙镇海街8号”像一个的谜题,勾着他的好奇心。他打开电脑,在海龙镇的本地论坛上搜“海街”,还是没有任何结果。但他不着急——他还有时间,等高考结束,他一定要找到这个神秘的地址,弄明白这块能“刻录记忆、擦除烦恼”的橡皮,到底来自哪里。
书桌上的台灯照在橡皮上,蓝色的表面泛着淡淡的光。沈浩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写下“高考加油”,然后用橡皮轻轻擦除——那些字消失了,可“加油”的信念,却因为这块神奇的橡皮,变得前所未有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