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第一个客人走进店里的时候。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走近店铺的时候他居然感觉有些冷。
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周晨在店里装了中央空调。
这个时候华国已经有空调了。
只不过大多数店铺都不具备这个条件。
空调普及还跌等到90年代。
十月份的四九城虽然开始转凉。
但国庆这气还是有些热。
在这种气里能吹到空调确实是一种享受。
那些进来的的客人不禁感慨这家店老板的大手笔。
其实这空调并不是周晨在国内买的。
而是他特地从香江那边买回来的。
这个时期国内的空调质量还有待提升。
周晨可不想一段时间一段时间就去找人来维修。
那些客人享受了一会冷气后就来到前台点餐。
周晨店里食物以套餐的形式来售卖。
一碗米饭一盆黄焖鸡或者卤猪脚再配套一个卤蛋还有几块油豆腐,另外就是一些蔬菜和一碗汤。
考虑到四九城饶口味。
还会顺带附送一份酱菜。
如果加点钱还可以加一瓶北冰洋的汽水。
当然鸡肉会做成不同的口味甚至还有炸鸡排。
猪脚饭也不仅仅是猪叫,还会有猪身上其他部位。
这样一份在后世非常简单的路边饭店就能做出来的饭菜。
在这个年代确实不可多得的美食。
而且因为是丰泽园师父研发的菜品。
在口味上确实做的无可挑剔。
所以对这个年代的人来,这简直是不可多得的享受。
而且这个套餐的价格也不贵。
一份只要两块多。
打个折甚至不需要两块钱。
这样的价格水平其实是远低于像全聚德还有丰泽园这样老店。
而比起一般的饭店价格会高一些但不会太多。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其实是能接受的。
随着时间流逝,很快饭店里就迎来了高峰期。
而来吃饭的客人也是络绎不绝。
还没十二点,店里的位置就已经坐满了。
而店外甚至还排起了长龙。
周晨也没想到居然会有这么多人来。
因为人手不足,周晨和自己媳妇甚至要下场客串一下服务员。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午。
高峰期过后,店里也迎来了短暂的休息时间。
但后厨那边还是在连轴转。
而几个时后,下一波的就餐高峰期又来了。
有了中午的经验,等到傍晚的时候。
店里人虽然依旧火爆。
但至少没有出现混乱的场景。
等到忙完一的工作。
周晨又将店里员工叫到一起开会。
并告诉他们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
最后让他们将店里卫生都给做好后,就让他们先回去了。
而他们则是留下来核算这第一营业的营业额。
“晨哥!咱这第一的营业额居然有一万零五百多!”
陈青黛对完账后,很是惊喜地道:
“一一万,一年下来就是三百多万,六家店那岂不是一千多万?!”
周晨给自己倒了一杯水笑道:
“怎么可能会那么多,今因为是国庆所以人才会这么多。
估计过几营业额就降下来了。
而且我们这家店的店铺比其他店要大。
其他几家店营业额肯定比这家要少。”
听到这话,陈青黛不免有些失望。
周晨却是淡定道:
“这家店只要能挣钱那就行了,接下来我们要做到就是复制这家店的规模。
你想想看如果有一这种店在全国开个几百上千家,那咱才是真的发财了。”
周晨想到后世那些餐饮店。
最后不都是搞加盟连锁的方式。
只不过搞到后边这些模式都被搞烂了。
因为竞争太过激烈,最后都只能通过打价格战来竞争。
这种模式下早期是能挣大钱,到了后期也就是靠加盟费还有做供应链挣钱。
而周晨要做的就是将品牌打出去后挣加盟费的钱。
然后再专门给那些加媚人供货。
不过想做到这些还需要几年时间的积累。
目前他还是要先经营好这几家店。
清点完营业额后,周晨就让陈青黛先回去。
他则是来到临时办公的那个四合院。
这会李肆几人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看到周晨过来,李肆几人很激动地凑过来和周晨汇报着今店里生意的火爆程度。
正如周晨所预料的那样。
李肆几饶店铺营业额都没有超过一万的。
但每家店都能有五六千的收入。
周晨将这些人叫过来也是让他们总结一下这第一的经验。
因为是第一营业。
这一下来每家店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周晨也不是全知全能。
出现问题自然是必不可免。
只要吸取经验,下次就能做的更好。
根据几人反馈的问题,周晨也做了一些调整。
并且在每家店都增加了一些人手。
同时他也让李肆几人去培养手下的新人。
等这些新人能力上来了,就可以让他们去当店长负责一家店的运营。
周晨初步的计划是在两年内在四九城开上上百家的黄焖鸡还有猪脚饭。
而李肆几人听到周晨的计划一个个激动的呼吸都急促了。
因为周晨也和他们了。
他们除了基础工资之外还有商家的营业额抽成。
所以只要店铺开的越多,他们的收入也就越多。
如果周晨真的能开那么多家店。
那他们一个月至少都是几万的收入。
这收入比当年他们给人送货挣得还要多。
周晨也知道想要马儿跑就要给足草料。
他并不是那种只会画大饼的领导。
只要手下能用心做事,他不介意多分润一些利利润出去。
实际上,周晨给手下的那些员工开的工资都很高。
像他店里的服务员和做卫生的一个月也能有一百块左右的工资。
这还不算店员的员工餐都是在店里解决。
还有店里给员工的一些福利待遇。
这些待遇加起来就算一些大型国营工厂都比不上。
所以他店里的那些员工干活的时候一个个都是非常积极。
生怕失去这个来之不易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