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子嗣稀少,皇子均是皇后生,就是皇女,也仅张嫔生的那个。
但也从没有宗室朝臣怀疑皇后动手脚了,陛下当年在边境打仗受过重赡事情,他们是知晓的。
实在,也不是没怀疑过,只是一开始私底下试探了下陛下,又从陛下那得到隐晦的回答,“子嗣的事情,看缘分,朕命里子嗣不多。”
什么命里子嗣不多?
钦监那帮家伙的?!
他们敢直言?!
陛下为何如此确定?
……
最终就是,宗室朝臣都没有将这事栽到皇后头上,某些不知情的官员才提这事,立马就被丞相为主的大臣们压了下去。
次数多了,陛下也没有反应,谁都猜到了陛下子嗣有些困难。
真不是他们猜测的皇后动手脚了。
这一次,皇后再次传出有孕,宫里宫外都高心很,张嫔则是有些不高兴,因为几个月后,太医确定皇后怀的这胎,是个公主!
本来,她因为生下的是个公主,不是皇子,就有些不甘。
好在,宫里就她女儿一个独苗公主,稀罕!
谁成想,皇后紧接着就又怀了一个公主,这可是嫡出的公主!
有这么一个公主在,她女儿能得多少陛下疼爱?!
可再不甘心又如何,她拦不住皇后顺利生下嫡公主,也不敢拦,甚至一丁点不满都不能表现出来。
那可是中宫皇后,掌管后宫多年的中宫皇后。
陛下仅活着的三个皇子,可都是皇后生的,包括太子!
她没有给女儿换个母亲养的打算。
只能,且只敢乖乖巧巧的。
思宁让人盯着张嫔,不是因为她觉得对方不安分,要对她动手脚。
相反,她觉得对方九成九的可能,会安分。
可那剩下的一点可能,也不能放松,万一出现万一怎么办?
盯着,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思宁很苟,尽量排除一切风险。
昭隆十年,秋日里,钟粹宫某个下午
“母后,这是我给妹妹买的泥偶人,可以让妹妹给它上色玩。”
思宁看着大儿子递给芸香拿着的匣子里的泥偶人,有些粗糙,看着就不是官造手艺,是宫外普通平民的手艺。
“你出宫了?”思宁肯定道。
“呵呵,母后您怎么猜到的?”少年太子裴昭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
“呵,在母后这里还装不好意思,”思宁无语,“吧,你到底想干什么?”
“好吧,母后您看出来了”,裴昭没有装不好意思,反而很是淡定的坐下,随手拿起一个果子就啃了起来。
咽下一口后,才道:“就知道瞒不过母后您。”
“好了,别耍乖卖巧了,你到底想干什么?”
“嘿嘿,母后,您帮儿臣在父皇跟前好话吧?”太子裴昭凑近母后思宁,撒娇道。
家伙六七岁的时候,可沉稳了,让他给自己撒娇,还自觉不好意思。
被她过几次,加上思宁也主动,家伙经历多了,也不觉得丢脸了。
反而觉得私底下能和母后撒娇,很是心满意足。
“你出宫,没得到你父皇同意?”
“嗯嗯嗯,我偷溜出去的?”太子裴昭诚实道。
思宁皱眉,“带侍卫宫人了没有?”
“没有甩开他们独自在宫外走动吧?”
问后面这句话的时候,思宁是看着太子的随侍太监问的。
太子见此,毫无压力的示意身边的太监回话。
“回禀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带了五十侍卫,还有臣几个内侍一起出去的,期间一直带着人。”
听罢,思宁松了口气。
然后提议儿子自己和他父皇认错,并和他父皇沟通,得到对方同意,给他宫牌,让他再想出去的时候,走正经程序出去。
总是偷溜出宫,传到前朝,怕是挨弹劾,到时候一件事愣是纠缠成大事。
“何况,你不会以为你这般轻易的偷溜出宫,你父皇不知晓吧?”
思宁笑话了下儿子,“你啊,当局者迷,你父皇肯定是不介意你出宫了解民情的。”
少年太子轻轻挠了下白皙面皮,“母后提醒的对,儿臣这就去养心殿找父皇。”
作为皇后,思宁努力沟通协调太子和皇帝,这是其中一次。
两年后,皇帝裴承泽感觉身体有些不舒服,从太医那知晓,这是他经年操劳政务,没能静下心好好休养,昔年旧伤有复发迹象。
也知晓了,他寿命应该没多久了。
大概只剩个七八年。
太子至今才十四岁,七八年后,刚过弱冠。
皇帝急着将一切交给太子,期待七八年后,太子能顺利接过大靖江山这重担。
其中,就有他希望的太子能如他这般能听进去劝谏,也能从劝谏中,分析出各种利弊,从而提取最适合的。
于是直接塞了好些个谏臣进东宫,其中还有好几个老谏臣。
钟粹宫里,思宁听到东宫特意传回来的消息,眸光闪了闪。
当即吩咐厨房熬煮老鸭汤,让崔林、张鸣一起送去养心殿。
养心殿喝到老鸭汤的皇帝裴承泽,多年默契,让他明白,这是皇后有事找他,想亲口和他。
想想,有两没去钟粹宫了,正好也想宁儿和女儿了,下午就过去钟粹宫一起用膳。
用过膳,等陛下和女儿玩闹一会,女儿困倦被奶娘带下去休息后,思宁挥退身边伺候的人。
“宁儿,你有什么事要和朕?”
“陛下,您记得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吗?”
“哦,宁儿你想什么?太子昭儿不是李承乾,你竟然觉得朕会废了他?”
“陛下您什么呢!”思宁轻轻捶了下皇帝胸口,嗔道:“臣妾哪里是这个意思?”
裴承泽面色顿时好转,但也疑惑,“那宁儿,你想什么?”
“陛下,您这个年纪了,经常被谏官们劝谏得动气忍不住发脾气。”
您也是像昭儿这般年纪长大的,换您是现在的昭儿,身边被这么多谏臣环绕着,动不动就劝谏,一点事也劝谏,您能忍住吗?”
“承乾太子年少时,谏臣环绕身边,太宗还鼓励东宫臣子们劝谏太子……”
剩下的话,思宁没有再,转而担忧起儿子裴昭:“昭儿虽然性格坚强,可毕竟才十四,这般年少就被谏臣们环绕着,这般压抑,臣妾真怕他最后承受不住,和承乾太子一样被逼疯了!”
裴承泽听到最后三个字,表情难看极了。
不是生气恼怒皇后的话,而是一想到这个可能,他就后怕担忧。
好在,他才刚塞谏臣进东宫没一个月。
思宁偷偷觑了眼皇帝表情后,见他不生气后,又道:“陛下,臣妾并不是否定您对昭儿的培养,臣妾认为对昭儿的培养得循序渐进,得适当,不能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