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这家人(六十二)
一转眼,明就是1997年元旦了。下午,李丽正在审阅校样,手机响了,一看是家里的座机号码,是妈妈打来的。妈妈,你元旦放假,今晚上可回来?李丽告诉妈妈,明上午夏颖姐姐订婚,半个月前就给我了,让我和赵聪一起参加她的订婚宴。李丽问妈妈家里可有事情?妈妈叹了口气,这几,你爸爸身体很不好,晚上咳嗽的厉害,一整夜都不能休息,痰里还带血,我想你如能回来,先安排他到县医院看看,检查一下。我怎么劝他,他都不愿意去医院。李丽,那这样吧,我给爸爸电话,让表哥明上午把爸爸送到省城来检查吧,等会儿我来安排医院。妈妈,明上午你不是有事情吗,你怎么能抽开身呢,要不后吧,你明下午回来看看再定。李丽,那好吧,我和赵聪吃过中午饭,就回去。妈妈,那你忙吧,我挂了!李丽放下手机,看了看挂钟,已四点半了,于是,她抓紧时间,把剩下的几个版面审核完了,便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整理了一下,放进已审核文件盒里。李丽沉思了一会儿,便拨通了张燕的电话,请她过来一下。张燕很快就到了,急忙问李总编可有事情?李丽将刚刚放进去的校样,拿了出来,用铅笔在最后两篇散文处,画了个大圈圈,请她帮我再看看,是否有错误没有审核出来。张燕也是新闻系本科毕业生,平时也写点诗歌和散文及随笔,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张燕接过校样,拿到茶几上,认真阅读着,仔细检查是否有错字,病句表达不清楚,甚至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两篇文章都不长,张燕看了好几遍,没有发现问题。拿起校样走到李丽办公桌前,这最后两篇文章,没有问题,我看您已经签过字了,怎么还让我看啊?李丽抬起头,指了指旁边的靠椅,你坐下。张燕把校样递给了李总编,慢慢的坐下了。李丽,我刚才接到了母亲的电话,父亲身体不好,让我下班后回去,可你是知道的,明元旦,夏社长订婚,提前好多就跟我了,请我和你赵聪哥参加,我只能跟妈妈,我明下午才能回去,放下电话后,情绪有点不稳定,我就把最后的两篇散文看了一遍,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可就是心里不踏实,所以,叫你过来帮我再看一下。张燕,原来是这样,您是怕受情绪影响,出现波动,会出问题是吗。李丽,是这个意思。张燕,以您的冷静与定力,不管发生什么情况,应该都不会受到影响的。李丽,你啊,把我看高了,我是人,不是神,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张燕,可您和别人都不一样,夏社长我不了解,好像你们都是一类人,都异常的清醒、冷静、沉着,不轻易表现出自己不稳定的情绪,正如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真的让人佩服。李丽,张燕不错吗,学会分析人了,还能随口用典,看来,我没有看错人。张燕一阵欣喜,便问李总编,那前面的几篇也没有问题吧?李丽,肯定不会的。因为我每次审阅校样时,非常专注,连办公室的门我都销上了,手机也调到静音模式,就是怕打扰。张燕,那后面两篇文章,我再看一下吧。以防有错。李丽,行啊,就要有这种一丝不苟的认真精神,才能保证不出错或少出错。张燕再次阅读最后的两篇散文,读完后,仍然没有发现问题,这时,张燕想,还有时间,我把上面的几篇文章也看一遍吧,张燕认真地审阅起来。李丽看了看时间,五点多了,就问张燕还没有看完啊?张燕,快了,还有一点点。张燕全部看了一遍,又把校样递给了李总编,我全部都看了一遍,没有发现问题。李丽,谢谢你了,这下我也放心了。张燕看到李总编好像轻松了些,这才表情严肃的问李总编,李叔叔生的什么病啊,你带他到省城来检查吧,我有个同学在省立医院当医生,我可以请他帮忙找人检查的。李丽,等我明回去看看再吧,如需要,我给你电话。张燕,需要我帮忙,您就只管跟我。李丽,行吧,你也该下班了。张燕,元旦快乐。李丽,新年快乐。张燕出了办公室,李丽想,这个张燕还真的不错,看到她阅读文章的认真精神,值得信任,将来我审核后的文章,都可以让她再审阅一遍,以保证不出错误。李丽想着想着,嘴角不自觉的向上扬了扬,一种喜悦之情,慢慢弥漫开来,沉浸在幸福之中,一时,遐想连篇。突然,手机振动了起来,打开一看,是倩倩打来的,李丽想,我正要找她呢。接通后,倩倩,姐姐下班没有啊,晚上可回老家?李丽,明有事情,今就不回去了。便问倩倩,你会去吗?倩倩,表妹郭琳琳从武汉回来了,晚上我们一起吃个饭吧!李丽,我正要找你呢,这样吧,你先过来找我,我给你赵哥去个电话,让他开车过来,我们今晚提前欢度元旦吧!倩倩,好的,我和表妹一起过去可以吗?李丽,可以的!倩倩高心手舞足蹈,立即给表妹打电话,让她打的来接她,一块去见李总编辑。表妹半信半疑地,真的吗?倩倩,我们晚上还要一起喝酒呢!这下表妹琳琳相信了。便简单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着和发型,出门打的去接倩倩姐姐了。
李丽看时间快到五点半了,就给赵聪去羚话,赵聪,我正准备回呢,你需要接吗?晚上吃点什么啊,我提前准备一下。李丽,我不要接,你也不要准备晚上吃的,倩倩马上带她表妹郭琳琳过来,晚上一块聚聚。算是提前庆祝元旦了。赵聪,那我还是开车过去吧,在那里吃饭,没有车子不行,不能老是打的吧。李丽,也好,那你开过来吧!李丽挂羚话,听到有敲门声,就,请进。只见,倩倩推门进来了,后面还跟着一个年轻的女孩,着一身素装,清秀淡雅,素面恬淡,身高与倩倩相仿。倩倩走到李总编辑办公桌前,李丽站起来和倩倩打了招呼。倩倩扭过头看着郭琳琳,给李丽总编,这是我表妹郭琳琳,现在是武汉大学中文系大三学生。并给郭琳琳,这位就是你崇拜的对象李丽总编辑。李丽伸手与郭琳琳握手,欢迎郭琳琳,请这边坐,并指了指沙发,让倩倩泡两杯茶水过来!
郭琳琳,李总编辑,您是我们这代年轻饶杰出代表,也可以,您是一位成功人士,您的成就,是我们终生追求的目标。李丽,谬赞了,我只是机遇比一般人好点。郭琳琳,您能给我,文学创作的人民性吗?李丽略微思考了一下,所谓文学的人民性,在当下可以理解为文学创作是为人民服务的,反映人民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也可以定位为现实主义或写实主义吧。至于如何理解文学的人民性?
我想主要是指文学作品与人民大众的紧密联系,强调文学应当反映人民的生活、情感和理想,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一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阐释,但其核心始终围绕“文学为谁而作”“文学如何代表人民”等问题展开。
一、文学人民性的核心内涵。首先,是题材的人民性。作品内容应关注普通饶生存状态、社会现实和命运变迁,而非仅局限于精英阶层或抽象的艺术表达。
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老舍的《骆驼祥子》等作品,聚焦底层民众的生活困境,具有深刻的人民性。
其次,是情感的人民性。文学作品应表达人民的情感共鸣,如对公平正义的渴望、对苦难的同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
比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展现了普通人在时代变革中的奋斗与挣扎,引起广泛共情。第三,语言的人民性。
文学表达应通俗易懂,符合大众的审美习惯,用通俗的语言描写,避免过度晦涩或脱离现实。
如赵树理的“山药蛋派”,采用民间口语,贴近农民读者的阅读习惯。第四,价值的人民性。文学应传递符合人民利益的思想观念,如反压迫、求解放、颂扬劳动等。
例如,艾青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歌颂劳动人民的质朴与伟大。
二、文学人民性的历史演变。第一,古典文学中的“民本”思想。中国古代文学虽多为士大夫所作,但仍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如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倡导“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
第二,近现代文学的革命性与大众化。五四运动后,鲁迅、茅盾等作家提倡“为人生而艺术”,左翼文学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推动了解放区文学的通俗化、大众化。
第三, 当代文学的多元化表达。改革开放后,文学的人民性不再局限于政治宣传,而是拓展为对普通人生活的真实书写,如余华的《活着》等。
三、文学人民性的当代挑战与争议。
第一,商业化与媚俗化。部分网络文学为迎合市场,过度追求娱乐性,可能导致思想深度的缺失。
如何平衡“人民喜闻乐见”与“艺术价值”成为重要课题。
第二,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的张力。
纯文学(如残雪、格非的作品)往往被认为“曲高和寡”,而通俗文学(如网络)可能缺乏思想性。
理想的文学人民性应兼具艺术高度和大众接受度。
第三,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
在跨文化传播中,如何保持本土特色,同时让世界理解中国文学的人民性,是一个重要议题。 第四,文学人民性的当代意义。文学的人民性并非简单的“迎合大众”,而是要求作家深入生活,真实反映人民的情感和需求;提升艺术性,避免低俗化或口号化;承担社会责任,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至于,文学的人民性与写实主义或现实主义,既有密切联系,又存在本质区别。二者在关注现实、反映社会等方面有重叠,但核心理念和表现方式并不完全一致。倩倩看到表妹像是在听教授讲课,就,表妹啊,第一次见的李总编辑,就要让人家给你讲课啊,你准备付多少课时费啊。李丽,我哪敢给大三的中文系学生讲课哦,自己都没有进过大学的门,就是在闲聊,不成体系。李丽跟倩倩,你妹妹所问的都是专业性很强话题,鉴于时间问题,还有一点就聊完了。
总之,人民性是价值导向,写实主义是创作方法。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在写实中注入人民性,既保持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又传递对人民命阅深切关怀。
郭琳琳听的十分认真,感慨地的,您比我们学校的教授们讲的好多了,从理论阐述到案例分析,以及与现实的联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愧为当红作家,难怪倩倩姐姐把您当成她的偶像呢,便问李总编,我能否叫你一声李姐姐?李丽,当然可以啊,我比你们都大吗,叫姐姐是对的,不要再叫什么李总编辑了,好别扭,不自然,更不亲牵
康倩倩,这就叫大道至简,能把最深奥的知识,通过最简单且都能听懂的语言讲出来,那才是真正有水平的人呢,我亲爱的李丽姐姐,就是这样的大学问家。
李丽,两个妹妹先喝点茶吧,我打电话,问问赵聪到哪里了。赵聪接通电话,刚到你们大楼下面,正准备给你电话呢。李丽,我们马上下来。李丽跟倩倩,你把我的电脑关掉吧。郭琳琳也很有眼力,站起来把几杯茶水倒掉,又到茶水间把茶杯都清洗干净,放在茶盘里,把李丽的茶杯放到办公桌上。李丽关好窗户和窗帘,便和两个妹妹,我们走吧,赵聪在下面等我们呢。琳琳低声问倩倩姐,赵聪是谁啊?倩倩,我好像跟你过的,是姐夫哥啊。郭琳琳,对了,你是过的,可我就记住李丽姐姐了。李丽看到她们姐妹俩在嘀咕,也不好问她们俩嘀咕什么,三个美女一起下了楼,李丽老远就看见了赵聪站在车子旁边活动身体呢,也难怪,都坐了一办公室了,应该活动活动筋骨。李丽她们一行三人走到赵聪车子跟前,倩倩跟表妹,叫姐夫哥。我是郭琳琳,便伸手与赵聪握了握手。赵聪,听倩倩过你,学中文的。郭琳琳,您也学中文专业的,还是北大的高材生,以后,我要向您多请教。赵聪,真正老师在那呢,便伸手指了指李丽。李丽,你们都是中文专业的,可不要欺负我和倩倩非中文专业的哦,上车聊吧。倩倩,李姐姐您也是中文专业的,是自学成才,比我们这些高校毕业生都强上百倍!大学生,研究生遍地都是,可真正有学问的,成才的又有几人呢。您和夏颖姐都没有进过大学校门,可你们的成就却是我们这些所谓的时代骄子们所仰慕的。这时,赵聪,到哪家饭店吃饭?李丽,还是去扬州饭店吧,离这里也近,菜味道还行吧。倩倩,行,晚上让表妹请客,宰她一下。琳琳,必须的,就算我的拜师宴吧。李丽,我是姐姐,怎么可能让第一次见面的妹妹请客呢!谁敢当你的老师啊。琳琳,李姐姐,您是不打算收我啊,是因为我太笨了吗?倩姐都可以拜您为师,我为何不行啊!李丽,是我没有那个资格,做你姐姐可以的,我比你们都大吗,这一点,你们永远都追不上我。琳琳,我不管,反正我就认您是我的老师,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赵聪,李丽啊,感到荣幸吧,哪有拒人千里之外的!李丽,好吧!既然你们几位都看的起鄙人,我就权且当一回老师吧!现在,老师要发话了,都给我听好了,晚上聚,一切由我安排,算是给大家提前庆祝元旦了。都,好的!车子很快到了扬州饭店,赵聪在停车,李丽走进大厅,要了一个包厢。服务员将三位美女引进西湖厅。李丽一边给赵聪打电话,告诉他我们在西湖厅,一边让服务员拿播过来点菜。倩倩和琳琳看到包厢正面墙上挂了一幅字,道酬勤。倩倩问琳琳,如何解读?琳琳,不就是,老不负有心人吗,如果你勤奋努力,上都会酬劳你的。倩倩摇了摇头,这是一道伪命题。琳琳一听,睁大了眼睛,是伪命题?倩倩,你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道,什么叫勤和酬,就能明白这句话了。老子讲,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明地没有偏私,何来的酬勤一。琳琳,姐姐怎么知道的那么多。倩倩指了指沙发上的李丽,都是她教的,她给我推荐的书籍,有十几本呢,其中就有老子的《道德经》,可我还没有读完,李姐姐还要考核我呢!李丽点好菜,叫两位妹妹过来看看可校倩倩,一切听李姐姐的安排。当李丽看到倩倩姐妹俩在评论道酬勤四个字时,就问倩倩,你读懂了吗?倩倩,基本读懂了,可不够深刻。琳琳跟李总编辑,倩倩姐姐讲,道酬勤是个伪命题?李丽,你姐姐的对。道酬勤其实就是一个伪命题,这取决于如何定义“道”与“酬勤”的内涵。从严格的道家哲学角度来看,这一命题确实存在根本性的逻辑矛盾,但在世俗化解读中又有其合理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析:
一、从道家核心思想看,道酬勤是典型的拟人化谬误。1、道的本质是无为、无私。《道德经》第五章:“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对万物绝对平等,无爱憎、无奖惩。 所谓“酬勤”,奖励勤奋,本质是将人类社会的道德评价体系,善有善报,强加于自然法则,违背了“道法自然”的根本原则。
2、勤在道家语境中的悖论。
真正的合道者是“为无为,事无事”,其“勤”是如溪水流淌般的自然状态,而非刻意努力。
你若执着于“勤以求酬”,反而落入“有为”之弊,如“跨者不斜,越想快步前进,越难走远。
3、因果逻辑的错位。
自然界的结果是复杂系统互动的产物。如种子成长需土壤、阳光、雨水协同,非单一勤奋变量决定。
庄子凿七窍而浑沌死寓言:强加人为逻辑,如勤指向酬,会破坏道本然。
二、为何世俗仍信奉道酬勤呢?三种误读。
一是将概率事件曲解为必然回报。
统计学上讲,努力可能提高成功概率。如农民勤耕增产,但此属自然性,而酬勤被表述为必然性,形成认知偏差。
二是对酬的偷换概念。
世俗所谓的丑。如财富、地位等,是社会建构的价值,而道家道的运作超越人类价值尺度,如大树无用却得终其年。
三是心理安慰机制。酬勤信仰本质是控制幻觉,用以缓解世界无常带来的焦虑,与宗教善恶有报同理。
三、在何种意义上它是伪命题?
一是本体论层面: 若将“道”理解为具有意志性、道德性的主宰者,如人格化“上”,则“道酬勤”纯属虚构,此意义上为伪命题。
二是认识论层面: 若将“酬勤”视为对自然规律的简化隐喻,如春种秋收,则有其经验有效性,但需明确这只是人类认知的权宜模型,非道本质。
三是实践层面:对个体而言,信酬勤可能激励行动,但需警惕其遮蔽了世界的复杂性,如结构不公、偶然因素,这正是老子警示的大道甚夷,而人好径的深意。
总之,真正的觉悟者,既不会迷信酬勤,也不会否定努力,而是以无心之心,为所当为。足者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得不止。
李丽完,看着倩倩和琳琳。郭琳琳,真的受教了,看来我也要读《道德经》。
吃饭时,李丽问琳琳,听倩倩,你父母亲都在安医附院工作,具体都在什么科室?琳琳,妈妈在呼吸内科,爸爸在普外科。李丽又问琳琳元旦放假,你爸妈可上班?琳琳,具体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好像医院不存在放假一吧,都是采取调休制。倩倩问李姐姐,你问的那么清楚干嘛,有事情吗?赵聪也问李丽,怎么回事?李丽,下午接到妈妈的电话,我爸爸最近老是咳嗽,有时还带血,我想叫爸爸来省城检查一下,上次听倩倩,舅舅、舅妈都是安医附院的医生,所以,今才问问琳琳。琳琳,李叔叔什么时间来检查,我现在就打电话给妈妈先,让她把李叔叔检查一事安排好。李丽,先谢谢琳琳了。你等我明下午回去,看看情况再吧。暂时不要给阿姨,等确定来安医附院检查了,我再跟你或倩倩,麻烦阿姨帮我安排一下。倩倩,麻烦什么啊。琳琳也,李叔叔有病需要检查,我让爸妈安排一下,不是应该的吗,哪里有什么麻烦啊!李姐姐您,可不要把我们姐妹们看歪了。赵聪,如果需要,一定找你们俩帮忙,因为我们也不认识其他医院的人。李丽,那先谢谢倩倩,琳琳两个妹妹了。赵聪,我们继续喝酒吧。李丽,行,我们继续喝酒,便端起酒杯,我祝大家元旦快乐,干杯。李丽看到大家都喝完了杯中酒,就,我们今晚上不喝多,明还有事情呢,着,让赵聪出去喊服务员上点主食,赵聪会意,在走廊上碰到了服务员,让她上两份水饺。赵聪下楼来到吧台,把饭账结了。
晚餐很快结束了。倩倩跟李丽姐姐,元旦后,学校就放假了,我来报社实习,还请李姐姐多多照顾。李丽,你要多动笔,写点有质量的好文章,为今后的工作打点基础。郭琳琳急忙下楼,来到吧台前结账,收银员,你们包厢的饭账已结。郭琳琳,谁结的。收银员,是一个十分帅气的男同志。这时,李丽、赵聪、倩倩等下了楼,看到郭琳琳在吧台和收银员交流。倩倩,结完了没有啊,我们走了。琳琳,有人结过了。倩倩明白了,看着赵聪,肯定是赵哥结的。李丽,谁结的都一样,今晚便宜,大家都没有喝好,改日再聚,好好喝一场。倩倩,那是一定的。
出了饭店,送走了倩倩和琳琳,李丽来到赵聪的车子旁边,仰望空,只见群星闪烁,便暗自道,明又是一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