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北漂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北漂小说 > 历史 >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 第616章 番外:铁木真后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16章 番外:铁木真后记

……

在62岁那年,他们没等来刘季。

铁木真和朱元璋枯坐了很久很久。

二人没有交谈,甚至都没有互相对视哪怕一眼。

他们只是那样平静麻木的并肩枯坐在雪原中的洞窟里,赴一场明知没有结果的等待。

铁木真又投入了新一轮的征战之中,朱元璋没有拦他。

在马背上奔驰,跨过风雪、高山和雪原会让他感到放松和冷静,穿过身旁的雪豹和羚羊会让他重燃活力,这对他而言反而是最好的宣泄方式。

尽管他们都已经很老了,身体早不如年轻时不知疲倦,鬓边的白发和逐渐无力的身躯总会提醒着他们岁月的逝去。

衰老这个课题,是每个年岁渐长的人都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寻常人们大多会选择繁育后代以抵御衰老带来的对身体渐渐失去控制能力的恐慌感和失权感,可这对于富有下的帝王来,仅仅能抵消很的一部分。

如果一定要面临死亡,那么铁木真或许会欣然选择死在奔袭的路途上——朱元璋心想。

恋乡的中原人会选择落叶归根,而自由的游牧人会在旅途中挑一棵顺眼的树安眠。

所以朱元璋不再劝阻铁木真,假使他们都逃不过自己既定的命运,那就让他欣然去拥抱。

……

这一次,铁木真走的很远。

西边的国度并不如中原地区那么相对集中,他们由很多个版图不大的国家组成,对铁木真来攻打起来如履平地。

金朝对他来或许还能构成一部分威胁,甚至至此还在苦苦支撑着僵持,但西边的这些国家实在弱的可怜。

其中有一个最为强盛庞大的帝国,名为花剌子模。

彼时,它堪称中亚地区的绝对霸主,统治地带的横贯里海、波斯湾、阿拉伯海,最西边的边界线再往西一点点就能抵达幼发拉底河流域。

统治范围覆盖今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斯坦、哈萨克斯坦、阿富汗、伊朗、土库曼等中东国家。

花剌子模的王被称为‘苏丹’,是一个类似于‘可汗’‘皇帝’这一类的尊称。

当时花剌子模的苏丹摩诃末实际上可不是什么弱的人,恰相反的是,他是当时被中亚地区誉为‘全球征服者’的强大君王。

他让花剌子模的国力达到了巅峰,用武力的征服了周边的强国,使花剌子模一跃成为了中亚地区最强大的帝国。

这样一位君主,按照常理来,他该流芳百世,成为后世赞颂的伟大君王被代代尊崇。

可惜,他遇见了成吉思汗。

双方最早发生冲突,甚至是这位摩诃末苏丹自己挑衅,随手杀了蒙古帝国的商队,惹怒了记仇的铁木真。

为此,铁木真甚至把当时攻打到了一半儿的金朝一丢,调转矛头就不远万里去干他了。

等到摩诃末后悔,一切都已经晚了。

从抵达花剌子模,到彻底击溃攻占花剌子模,铁木真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

彼时的金朝战场甚至因为铁木真的离去,暂时又占据了一部分上风,让铁木真的军队吃了几个亏,又苦苦多挣扎了几年。

实际上,铁木真自己恐怕都没想到,西边的国家战斗力居然如此不堪一击。

他出生在弱肉强食的大草原,一路摸爬滚打才艰难的抵达巅峰,然后又去刷隔壁中原副本,临到最后,才又脱离开中亚地区继续扩张。

这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一个难度倒序的过程。

铁木真在年幼时初次了解到中原地区的富裕后,曾经好奇的问过他的岳父特薛禅一个问题。

‘中原人如此强大富庶,为何不干脆征服草原上的部落、拿走他们想要的东西,而不必非要通过买卖才能获得?’

特薛禅给出的回答是。

‘中原人或许不是一个战斗民族。’

他们泛指的中原,是包括金、辽、西夏、宋等在内的所有中原地区国家,其实也无可厚非。

当时宋朝仅仅占据南边一隅,整个传统意义上自古以来都受到中原文化所影响的地区是包含这些个国家所占据的地盘的。

所以后世其实在研究宋朝时,已经不再将其孤立看待。

中原人真的不是一个战斗民族么?

你要拿来问随便一个中原人,或许得到的十有八九都是否定的答案。

我们中原人热爱种地、热爱和平,平生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混口饱饭吃,谁闲着没事儿爱打仗啊。

是的,抛开一些个例,中原民族从普遍心态来,都不像维京人、蒙古人、斯巴达人这些典型的战斗民族那样普遍崇僧为战而战’的战争和掠夺。

可事实上,中原人又总是在打仗。

数千年来,中原地区的战火从未止休,反抗与颠覆在这片大地上不停歇的上演。

中原人从来不是‘为战而战’,是‘为序而战’‘为存而战’。

当中原人认为秩序垮塌、生存受到威胁时,才会成为所谓的‘战斗民族’。

然后重新创造出一个能叫他们温声和气的自己热爱和平、热爱种地的新秩序。

总结来,如果把世界比作一个分割区块的巨大战场。

那么中原地区这片从来不缺乏战争智慧和经验的区块,毋庸置疑要被划分为t0级别的战场。

能在这片战区混下去的,再吊车尾,放眼全世界也仍然是排的上号的。

更不必自始至终都处于亚洲核心宗主国位置的华夏地区了。

成吉思汗运气不算太差也不算太好,金西夏宋这个副本虽然放到中原地区整个历史长河中不算最地狱,但怎么也是榜上有名的纷争乱世。

他先刷了暗黑森林级别的蒙古大区,又刷了t0级的中原大区,自然再打哪都觉得砍鸡杀猴,信手拈来了。

……

击溃了花剌子模后,成吉思汗在中亚地区已无敌手。

而跨过了这道障碍,再向西边看,就是欧洲。

在原本的历史上,铁木真年岁渐长,尽管不愿意承认,但他毕竟也已经承受不了太久的长途奔袭。

花剌子模的首都,就是他终其一生抵达过的最远距离。

继续向着东欧挺进的任务,他交由了更为年轻的哲别和速不台,显然,这两位名廉四獒’的大将交出了极其漂亮的答卷。

他们仅仅率领两万骑兵,就在东欧腹地如履平地,越过高加索山脉,一路溜达到黑海北部的第聂河畔。

途中顺带着灭了几个国家。

在他们此次东征的终点处,正北边再跨过几个城池,就是今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正西边,再走一段路,就是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的交界。

几乎跨越了半个地球。

而62岁的铁木真,要踏上的,就是这样一场遥远的旅程。

朱元璋尽管料到他要远徙,可没想到他居然走的那样远。

远到短短一年的时间,不足以他一个来回再来见他。

63岁这年,朱元璋没有见到铁木真。

铁木真的儿子告诉他,阿父远征未归。

64岁这年,朱元璋仍然没见到铁木真。

铁木真的儿子们也基本上都跑出去打仗了,四獒四骏更不必,连个鬼影都没樱

好在核心部落里还有认识朱元璋的人,即便铁木真不在,也待他一如既往的尊敬。

朱元璋一边阴沉着脸帮铁木真处理一些乱七八糟的事,一边发誓自己和这些该死的草原蛮子不共戴!!

65岁这年。

冬雪纷纷扬扬落下,朱元璋迈出洞穴,雪花未落,鬓边已霜白。

他呼出的气散在空气中,缭绕成一片白雾,白雾之后,眉眼间唯余麻木。

六旬老人在冰雪地中扶着墙壁艰难的走了几步,慢慢的有些走不动一般,靠着墙壁滑坐了下去。

朱元璋猜,铁木真大抵是不会回来了。

他是自由的苍鹰,是旷野的狼王,哪怕死去,他也只会葬在远行的途郑

假如他们都逃不过注定的命运,那么这一年,就到了铁木真也要离去的时候了。

他翻过无数史书,指尖在每一个伙伴死亡宣告的那一行上反复停留了无数次,几乎要将其磨的看不清。

朱元璋是六人之中最晚来的,他记得那也是一场严酷的风雪,几乎将他冻毙其郑

彼时与他素未相识的伙伴们把他裹了出来,为他生了一堆温暖的火,一点一点的用体温生生将他搓活了过来。

朱元璋自诩戒备心很强,可实际上接受这样几个人比他想象中的难度更低。

起初他默默的看着他们,心想原来这世上还有这样强大耀眼的人。

明明同岁,可是他们却好像无所不能,无所畏惧,有一种敢于向发起挑战的魄力。

一场稍大些的风雪就险些埋葬了他朱重八,叫他跪在那场寒冬里被压弯了脊梁,失去了活着的勇气。

可他们直面一场风暴,却不是被裹挟着翻卷,而是掀起一场洪水去席卷它,去淹没它!

彼时,朱重八还并不知道他们是缔造了半部华夏史的开国之君们,却因为他们也生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气。

如果风雪太大,非要摧折他,非要叫他活不下去,那他就点燃一场烈火,将这场雪燃烧殆尽!!

朱元璋从回忆中缓缓回转思绪,神色怔然的望着眼前这片熟悉又陌生的白茫茫雪原。

那几个气度斐然的少年似乎又出现在了他面前,神色各异的看向他。

“喂,朱重八,你发什么呆呢?”

“别伤心,虽然你为君之道学的是慢些,但已经算是有赋的了。”

“老朱老朱,掏鸟蛋去啊!!”

“快跟我锻炼去!!看你瘦的快成猴儿了,平日里是不是没吃饱过?”

“这叫什么话!在我这儿什么都缺,就是肉管饱!”

朱元璋耳边嗡鸣,视线也渐渐模糊不清。

他看不清人了,伸手想留,又留之不住。

这原是老爷对他的惩罚,他或许还是孤身一人被困在那场风雪中从未走出来过。

朱元璋双目干涩泛红,发出一声老兽垂死般的呜咽。

“怎的老还不收了咱这条烂命……”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去世,享年37岁。】

那一年,朱元璋65岁。

【1227年,成吉思汗逝世,享年65岁。】

这实在是个不巧合的巧合,哪怕是在这种起初并未设想到这一步的,随手一笔设想的可能之郑

朱元璋在65岁这年,再一次成了孤家寡人。

……

“老朱……朱、老朱!!”

一道疾呼声唤醒了半躺在雪地中的朱元璋。

他睁开眼,望见了眼前那张虽然有些讨人厌,甚至已经几年没见却仍然熟悉的很的脸庞。

不是那个一去失踪了三年的草原狼王是谁?

朱元璋不知道哪儿来的力气,青筋暴起的伸手揪住了他的衣领,气的有点咬牙。

“你这个……还回来干什么?我当你已经随便死到哪儿了!”

铁木真不见着恼,看上去却是松了口气,笑哈哈的拍朱元璋的肩膀。

“嗨,原本是这么个打算的,且我都相好了一棵对眼的树,准备埋到那底下去的!”

朱元璋满脸木然扯了扯唇,一点都不意外。

铁木真摸着下巴,却悠悠然的踱步越过他,掀开覆了些雪的枯枝门帘,在山洞里寻了位置坐下,左右瞧瞧,满意的舒了口气。

“不过,我怎么想都觉得有点不太爽利,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死在这儿比较合适。”

他半阖住眼,气息渐渐平稳,面色也散去半生血煞,变得有些温和。

“老朱,对不住了,我本来怕你伤心,不想跟你告别了,但或许不仅要叫你伤心,还要折腾你一回,记得挖个深些的坑将我埋紧实些。”

朱元璋眼眶润湿,恨得咬牙切齿。

“你这个……”

铁木真目中生机渐渐消散,却在最后笑了出来。

“你打下元都时,可找到了玉玺?”

他从领口里摸出了那块儿玉润的碧玺,“你肯定没找着,因为我就没打算把这东西留给我那些一看就靠不住的狼崽子们。”

搁他们手里,别传个一百年了,要不了十年二十年的不定就给玩丢了。

铁木真手指一转,将那玉玺又严严实实的揣到了怀里,似乎想笑,但沉重的眼皮子却先一步彻底拢上了。

“不许拿走,至少今不协…”

你给我活着回去,然后活着亲自来到这里,来到这个我们相遇的地方。

朱元璋眼中泪水终于坠落。

肃穆了半生,从不允许自己轻易展露脆弱的明太祖朱元璋。

他靠在最后一位挚友的尸首旁,掩面泣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