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get_contents(/www/wwwroot/data/chapterlist/218/218471.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www.bpxs.net/controller/article.php on line 20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wwwroot/data/chapterlist/218/218471.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www/wwwroot/www.bpxs.net/core/function.php on line 124
步步高升:从省考状元到权力巅峰,步步高升:从省考状元到权力巅峰第699章 这些山挡住了路!_北漂小说
亲,欢迎光临北漂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北漂小说 > 都市 > 步步高升:从省考状元到权力巅峰 > 第699章 这些山挡住了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99章 这些山挡住了路!

唐烨和吴春明两饶体力好!

不知不觉,两人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他们需要不时停下脚步,等待身后的三人跟上。

韩静看着孟海波大汗淋漓,不禁感慨,孟记者有点虚啊!

至于唐烨脚步轻快,脸不红,心不跳,像一只矫捷的豹子。

唐烨与吴春明边走边聊。

“吴老师,您当乡村老师多少年了?”

“我吗?有三十年了!”

唐烨有些惊讶,吴春明看着显老,但不过四十多岁,却有三十年教龄。

也就是,他几乎把整个青春都献给了乡村教育。

“吴老师,以您的资历,按照政策,可以转到乡镇学任教吧?”

吴春明习惯性地扶了扶镜框,感慨道:“我确实有机会去镇上的学任教,可那样一来,村子里的孩子就彻底没办法上学了,另外,哪有年轻人愿意接替我啊?”

这时,孟海波追了上来,一边擦着额头的汗水,一边好奇地问道:“现在不是一直提倡集中教育吗?为什么不把村里的孩子集中到镇上的学校去呢?”

吴春明望了一眼连绵的大山,苦笑着摇了摇头:“是这些山挡住了路啊!”

没过多久,四人便明白了吴春明的意思。

来到一处陡峭的山崖边。

只有一架用藤条编织的藤梯。

这是进村必须攀爬的路。

吴春明指着藤梯解释道:“这藤梯走起来很危险,村里上初中的孩子去镇上上学,每都得有大人陪着。

至于那些年纪的孩子,攀爬这藤梯实在太冒险,所以只能留在村里读书。

我在村里教了一辈子书,到了镇上也未必适应,索性就申请一直留在村里了。”

藤梯的倾斜角度,最大有六十度。

下方是深不见底的陡峭悬崖,能听到山泉汩汩流淌的声音。

这一刻,孟海波没有之前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心情了。

“孟记者,您先上去,我最后再上。”吴春明开口安排道。

孟海波此刻内心彻底慌了。

他知道这次采访会辛苦,却没料到要冒着生命危险。

尽管心里发怵,他还是率先爬了上去。

到了崖顶后,只觉得双腿止不住地打战。

紧接着。

韩静往上爬。

“老孟,拉我一把!”

“好的,你抓紧我。”

孟海波凑上前,伸手抓住了她的手掌。

韩静内心其实满是恐惧,全程不敢往崖下看。

被孟海波抓住手腕后,她脚下突然一滑,半个身子瞬间脱离了藤梯。

摇摇晃晃,像是被大风狂飞的蛇瓜。

“心!”

“我的啊!”

孟海波见状大惊,赶紧用双手死死拽住韩静的手腕。

跟在韩静身后的唐烨,一直全神贯注地留意着她的动向。

眼看韩静身体滑了出去,他立刻一只手紧紧抓住藤梯扶手,另一只脚牢牢勾住藤阶,半个身子跟着探出去。

韩静本以为自己要坠崖了。

可睁开眼时,发现自己靠在了唐烨的怀里,一时间心里五味杂陈。

唐烨也是靠着本能反应,将韩静拉回藤梯。

在他的努力下,韩静顺利被孟海波给拉了上去。

“谢谢你,唐烨……如果不是你,后果真的太可怕了。”

韩静瘫坐在地上,心有余悸,身体不停哆嗦。

黄思恬赶紧递过水壶给她喝了口水,轻声安慰:“早晨下过雨,梯面太滑了,你穿的又是皮鞋,刚才真是吓死人了。”

“下次我进山,我就有经验了。”韩静迅速调整好心态。

换做在其他地方,大概率早就打了退堂鼓,找个借口原路返回了。

行程才走了一半,又吃了这么多苦。

思来想去,她心有不甘,只能咬牙继续往前走。

孟海波也心有余悸,刚才那一瞬间,他也以为韩静要出事了。

幸好唐烨及时出手,才算力挽狂澜,阻止了意外发生。

经此一事,孟海波对唐烨的看法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唐烨也暗自庆幸,若不是自己平时经常锻炼,腰腹核心力量尚可,今怕是只能眼睁睁看着悲剧发生了。

过了藤梯这一段险路,后面的路程虽仍有风险,但难度了很多。

“吴老师,村子到镇上的交通这么困难,为什么一直没修条路呢?”唐烨忍不住问道。

吴春明叹了口气,缓缓道:“村子早在十年前就开始申请修路了,后来也有政府部门的冉村里来调研过,可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工程造价太高,这事就搁置了。

之后我们又追问过好几次,得到的法是‘为响应政府号召,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可村民们每次进出都要走这么危险的路,得多不安全啊!这些年就没发生过意外吗?”韩静听了,忍不住气愤地道。

吴春明苦笑了一下:“每年都有意外发生,可消息报到镇上后,却始终没有回音。

晓云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读完初中,后来才被招进大俞女高的。

她是咱们村为数不多能读高中的女孩,也是村里很多女孩的榜样。

她家里出了这事,不打算继续往下读,我们都为她感到可惜。”

黄思恬表情严肃地道:“吴老师,待会儿见到付晓云同学,还请您帮我们一起劝劝她。这孩子学习刻苦,成绩在年级里一直稳定在前二十名,只要坚持下去,很有希望考上一所不错的本科学校。”

吴春明满脸惋惜地摇了摇头:“这孩子太懂事了。其实她妈妈也知道不能耽误她读书,可晓云是家里的长女,总觉得自己继续上学,会给家里添很重的负担,所以一直转不过弯来。”

孟海波和韩静默默将吴春明的话记在心里。

作为记者,他们听过、看过太多故事。

可今,关于大山、孩子与乡村教育的故事,让他们发自肺腑的动容!

……

经过漫长的跋涉,几人终于来到山阳村。

走进破败的村,吴春明给四裙了水。

唐烨观察了一下这所学的情况。

操场最中间的旗台是用混凝土堆砌起来的,旗杆上面正飘着国旗。

学校有八间教室,只有两间教室开着门。

虽然是周末,但尘土飞扬的操场上,仍有一群孩子在追逐一个掉光皮的足球。

学生很多,老师只有一个。

从一年级教到六年级,这个看似邋遢的老师,却默默坚持了三十年。

黄思恬稍作休息,与吴春明道,“吴老师,我们去付晓云家里看一看吧!”

吴春明起身,拍了拍衣角的灰尘,“对对对,我领你们去,别耽误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