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北漂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北漂小说 > 都市 > 重生:回到1992当土豪 > 第818章 市场调查遇坏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18章 市场调查遇坏人

李成他已经没事,实际上走路都还要用拐杖。

郑八斤看着,心里竟然有些感动,掏出一百块钱来,让他妻子,不,现在还没有结婚,应该叫未婚妻张研去买瓶云南白药来给他喷一下。

张研看着郑八斤手里的钱,不敢接,回头看着李成,又偷偷看一眼郑八斤,俏丽的脸上,抹过一层红晕。

“拿着吧,以后从李成的工资里面扣。”郑八斤笑着道。

“接着吧,以后我们好好为郑老板做事,感谢他的大恩大德。”李成妈接过话来,并从郑八斤的手里把钱接过,塞到张研的手里。

张研这才出去买药。

李成妈招呼郑八斤坐,并给他倒了一杯水,不好意思地:“实在对不起,家里没有人喝茶,只能给贵客喝点白开水。”

“没事,以后会好的,我看好李成这个人,将来一定可以挣到钱,在城里去买房,把你们二位老人家接过去,好好享福。”郑八斤笑着接过开水,又放到面前的凳子上。

“承老板吉言,如果将来李成能出人头地,一定不会忘记郑老板的大恩。”李成的母亲,竟然是个相当开明的女人,起话来也相当得体。

“对了,打扫卫生的事情,何必请人,我和研过去就行了,反正研的爹这两身体也有所好转,在家里陪李成就行了。”李成妈看着郑八斤,试探性地道。

郑八斤点点头,算是同意了,这本来就是一件事,用不着自己来考虑,交给李成,要找谁是他的自由。

再了,李成妈本来就是个勤劳之人,农活都干得起,打扫个卫生什么的根本就没有任何问题。

而李成喷了张研买来的白药之后,恢复得很快。和他一起在车站搬货的人提着麦乳精来看他,张研只好留在家里做饭,李成的妈一个人去打扫卫生。

郑八斤将她带到铺面前,把钥匙给她,交代了一下,然后离开,把车开到酒店,徒步出来走走,看着街道上的贩们做生意,混混明显少了。

看来,斧头帮的事情,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而且,现在这街上不时有警车巡逻,肯定是李寅的杰作。认起真来,没有人敢公开和警察叫板,除非背景够硬,头够铁实。

走到一个卖部旁边,买了两包烟,反正无事,就借电话打了一个给清清,好久没有见到她,还怪想的。

这一生,只有清清是他最大的牵挂,她就像一个明珠,只想着照亮郑八斤,从来没有对郑八斤要求过什么,自己也没有给过她任何的承诺。

这个时间点,她应该正在店里忙,接电话的是王定梅,听到是郑八斤的声音,就客气地道:“她正在忙,你等一会儿,我叫她。”

两饶关系,已经成了姐妹一样,都不把清清当老板。而且,接到郑八斤的电话,她竟然比清清还要高兴。

清清正在忙着理单子,盘点这段时间,摩托车卖出不少,赚大发了,所以白也很忙,晚上回去也晚,只是睡在床上时,才会想起郑八斤对她的好。

这会儿,听是郑八斤打来的,心里高兴,放下活计过来接电话,也不问郑八斤在哪里,就赚钱的事儿,还刘仪现在好淘气,经常把沙发上和桌子上的东西扔地上。

郑八斤也不着急,听着她专一些家长里短,也没打断。

幸福,其实有时也很简单,只要是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哪怕平淡点,也可以找到感觉。

他想,他现在就是这样的一种心理。

直到她起,这两不知怎么了,竟然有人来发传单,是城南要新修一个区,五百多一个平米,这么贵,谁会买?

郑八斤心里一动,接过话问道:“你的是心与心园?”

“你怎么知道?”清清看了一眼传单,确定他没有错,这才接着道,“你也看过?”

“没有,那还是一片田。”郑八斤着,心想,这地产要提前两年开盘了吗?

“我就不靠谱,红不见黑不见的,谁会花几万块钱去买一块田,不知道以后是个什么世道?”清清道。

“我觉得可以去看看。”

“什么呀?不就是一块田吗?万一到时修不成,而且价格这么高。几万块钱,按现在的工资来算,一般人退休都还不完。”清清张大嘴巴,合不拢嘴,甚至有些怀疑,跟他讲话的是不是郑八斤?是那个做什么事,只要花钱都要精打细算的人吗?

“没事,能修成,但是价格可以再低一点,过两再看,如果降到五百以下,可以买。你想一想,你是领工资吃饭的一般人吗?挣来的钱,如果放在银行里,一年能挣几个钱,如果这房子涨起来,再卖出去,不就赚大了?”郑八斤开始耐心地教清清。

清清听得不是太明白,但是,她却相信一点,郑八斤的眼光不会有错,他能买,就一定能买。

不知不觉间,两人谈了半个时,一算钱,卖部老板高忻合不拢嘴来,五毛钱一分钟,30分钟就是15块。

更奇怪的是,这家伙眼都不眨一下,付了钱扬长而去,根本不像他担心的一样会不给钱。就如这钱不是他自己的,是树叶子一样。

郑八斤花了一个时,把这个县城走了一遍,当然,偏僻得很的地方就没有去。

他发现一个问题,并没一家真正的摩托车店,连自行车都没有,只有一个叫百货大楼的地方,三层楼里,有一个不足二十平米的角落,摆着几辆自行车。

看来,在这里开个摩托车店,是明智之举,只要卖给正式的工作人员,就可以赚一笔。

他们将迎来一轮工资上涨,必然会带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一个县,如果算上乡村,上万名工人,不是一个数目。

再过几年,哪怕是去火车站里搬东西,都会买辆摩托车来骑,节省时间嘛,多干点活就什么钱都回来了,大家都会算这样的账。

走到汽车站边,郑八斤正打算回去,却看到几个孩子拦住去路,伸出手,向他要一块钱,是几没吃东西了。

虽然这些孩子看上去可怜,一个个脸上全是汗渍,像是几没有洗脸,还有几个身体有残疾。

但是,郑八斤知道,这头不能开,不然,大家一哄而上,甚至抱着腿不让离开,除非给钱。

他不想对这些孩子动手,他们是无辜的,要救他们出火坑。

他的眼睛看了看四周,发现一个三十来岁的人,戴着个鸭舌帽,就像一只鸭子,正注意着这里,心里有了计较,推开面前的孩子,向着那人走去。

那人转身,大步离开。

郑八斤追了过去,不紧不慢跟着,对方越走越快,他也越走越快,不让他逃走,也不急着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