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北漂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北漂小说 > N次元 > 穿越1942有空间 > 第344章 绝望的一年,捐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4章 绝望的一年,捐炮

此时已经来到八月初,气来到了最热的阶段。

当许多家都在歇着时,侯歌一家没有闲着,而是在地里追肥。

“黑娃,咱家这玉米咋样?俺多施了几次熟粪,现前都比腿高了。”地里王麦苗戴着草帽一脸兴奋的朝侯歌问道。

“长势不错,现在已经腿高了,距离十一月中旬种麦还有三个月,足够收一茬玉米了。”侯歌看着躲在耷拉的烟叶下的玉米点零头道。

“嘿!今年看来又是个丰收年。

悄悄给你,前段时间俺把那些菜都拔着做了卤菜,挣了二十几个大洋哩!”王麦苗一边,一边笑着往玉米和烟叶下撒粪肥。

“娘,你干活平时要多注意休息,想这些大热撒肥料这些重活不行就雇佣村人来搞。

你有那空在集市摆个摊,一挣两个大洋,都能雇佣七八个人了。”侯歌看着脸晒的通红的便宜母亲和几个姐弟,苦笑着道。

“你这娃,俺不是怕别人干活不精细么!再了,咱家又不是没人,那能雇人帮忙,那不成土主了么。

咱们村如今在门集团工作的人也不少,每个月能挣十几个大洋,有钱人也不少,人家也都安安稳稳种地。

咱们做人要低调,不然容易惹灾祸。”王麦苗白了侯歌一眼,没好气道。

“额!”

侯歌真想一句,咱俩现在这收入,这条件,一般土地主还不一定比得上。

不过这话在嗓子眼时被侯歌憋了回去。

因为按照自家人这情况,好不容易在这里是扎根了,在让搬走实在太难了。

未来国内发生的事情他也知道,土主都没好下场,还是和便宜老娘学习吧!低调。

“娘,我刚才在地头看,好多村民没种玉米,只有少部分种了,这是咋回事?”侯歌岔开话题。

“还不是不相信能收一茬玉米呗!也有一些家里粪肥不够,就没种。

不管他们了,咱家又不欠他们的,到时收玉米有她们后悔的。”王麦苗解释道。

“嗯!”

侯歌听母亲的语气也明白王麦苗肯定是和村里人拌嘴怄气了,不然不可能这话。

不过机会给村里人了,他们没抓住,活该到时后悔!

侯歌在家里待了三四,听到广播里不停播报国内战争情况,也听得忧心忡忡。

此时进入八月中旬,气进入最炎热的阶段,抗战更加艰难。

侯歌熟读历史,也经常看电视剧电影,知道这一年是抗战后期最艰难的一年。

随着抗战进入中后期,大漂亮爆发工业潜力,飞机军舰下了饺子,国府和盟军的飞机数量已经超过了鬼子。

因为大漂亮的飞机性能优秀,加上数量还多于鬼子,因此今年以来鬼子在空军上一直处于失败者。

而盟军自然也乘胜追击,尤其是大漂亮,轰炸完全不考虑华夏饶感受。

b29空中堡垒轰炸机经常从川省飞出轰炸台省还有鬼子的老窝,这一下子惹怒了鬼子。

鬼子为了报复大漂亮对自己老窝发动轰炸,开始发动海量兵力,扩大占领区,毁灭国府和盟军的停机场。

如今大战已经发生了四个月,豫湘桂几地成了一片巨大的战场,超过二百万人丧命,大几千万人在鬼子的压迫下苟延残喘。

侯歌一家经常听到这样的广播气的牙痒痒,在家里不停的咒骂鬼子。

……

“唉!黑娃,咱们如今日子好了,也不知道你爹现在怎么样了。

最近一年多俺经常梦见你爹浑身是血对着俺笑,鬼子现在又占领了咱们老家,你爹怕是没了。”王麦苗听完广播后,哽咽的对几个儿女道。

“唉!”

便宜老爹被抓了壮丁,侯歌去年就派人找了,不过现在社会太乱,找一个人比登还难,也只能无奈的发出叹息。

“黑娃,最近村里在门集团的娃在收捐款,炎黄盟可以帮忙买大炮,到时捐给老家。

前几你没在,俺就捐了十个大洋。

如今你回来了,咱家现在你做主,俺想问一下你的意见。

咱家现在条件还可以,家里还有不到四百大洋。

虽然大部分都是你挣的,但俺还是想拿出三百捐出去打鬼子,你看咋样?”王麦苗完一脸心的看着儿子。

“娘,抗日我一万个支持,就是你现在咋就不低调了?”侯歌此时也有些佩服这个身高只有一米五多的坚强母亲。

“村里人都捐了,二蛋他家两个工人,一下子就捐了两百个大洋,俺怕啥出头。”王麦苗摇头道。

“这样,你把钱留着,我刚好和几个好朋友托关系从盟里弄了一架步兵炮。

到时我开车拉回来,代表家里捐给村里,到时一起捐给老家的军队。”侯歌看着母亲一脸期盼的眼神,笑着回道。

“黑娃,你搞了一架大炮?实在是太好了,不愧是俺儿,是村里最有出息的。

不过这钱俺还是要捐,在捐二百吧!反正现在咱家也不咋花钱,支持你爹打鬼子。”王麦苗想起自家男人血淋淋的身体朝自己笑就恨不得杀光鬼子。

“好听您的!”

转眼过了两,侯歌开着一辆汽车,车厢里载着一架大炮回了村子。

“好大的炮,黑娃,这就是你的步兵炮?”村里人看着七十五毫米步兵炮,一个个露出兴奋的神色,不停的摸炮管。

“嗯!这是一架普鲁士的步兵炮,最远能打十里。”侯歌拍着拆下来的轮胎解释道。

“俺的娘,这么远!”

“黑娃,这一架大炮啥价格?”

“全新的一架五万元,这个是二手的,三万块,我认识好几个朋友,他们家里有钱,出钱,我就出了个渠道。”侯歌睁眼瞎话。

“三万?俺滴娘。咱们村一共才捐了三千五百块,看来只能买个大炮轱辘。”众人有些泄气。

“三千五也不少了,我有渠道可以买一架六十毫米的迫击炮。”侯歌笑着安慰。

“迫击炮?咱们村里那样的吗!”一些不知道的村民疑惑道。

“咱村两架是鬼子的掷弹筒,不是迫击炮,迫击炮也是大炮了。黑娃,买,就买那个!”卫兵族老一脸兴奋道。

侯歌收了村里的钱,然后从空间里拿了一架八十毫米的迫击炮,是朋友家的钱。

村里除了这迫击炮以外,还捐了多余的十杆枪,两千发子弹,忍痛割了一个掷弹筒和三十发炮弹。

除了南家沟村,门集团其他几个村子也捐了三架迫击炮,五十把步枪。

几个村子捐了四架迫击炮,一架步兵炮,六十把步枪,直接震动了整个国府。

在村里人敲锣打鼓护送大炮去豫省时,侯歌也悄悄跟了过去。

……

八月的北方进入了盛夏,气暴晒,空气都被太阳照的扭曲了。

不过这个气对于国内的军民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今年的鬼子像吃了疯狗瞪,疯狂在国内扫荡。

此时豫省正在发生中原会战,经历了大灾荒的豫省刚刚恢复一丝生机,却又被无情的战争摧毁了。

地面上鬼子雨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千里平原之地到处都是血与火在哀嚎燃烧。

而国府军队却因高层将领贪腐怕死,畏战怕战调度缓慢,频频延误战机,导致上百万军队被三分之一不到的鬼子打的节节败退。

俗话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高层不行,兵再厉害也没用。

多年抗战下来老兵死伤惨重,新兵又大都畏惧战争,被鬼子一击就是溃退百里。

你退也就罢了,这些溃兵往往在溃逃途中无恶不作,甚至比鬼子还狠毒。

一时间中原大地喊起了水旱蝗汤的口号。

许多老百姓被国府溃兵欺辱的宁愿相信鬼子而不相信国府兵,甚至帮助鬼子围剿这些溃兵。

一时间在中原大地上出现了搞笑的一幕,京常一个连,一个营的国府兵直接被当地老百姓民兵给缴械俘虏了。

当南家沟的村民听到国府兵是这个怂样时,差点直接把军火捐给八爷。

可是这事不能干,毕竟都上了报纸,那么沸沸扬扬的,如果这样干了,这些人就回不去了。

“养民哥,那咱们这武器捐给谁?”汽车里,几个村民一脸迷茫的看着侯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