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叶瑾不知疲倦的催促和宋应文以及工匠们的努力下,第一批量产的“丝悬指南针”终于制作完成了!
相比于叶瑾最初那个玩具般的模型,这批指南针有了质的飞跃。
指针是用最好的人工磁石(利用地球磁场磁化过的钢针)精心磨制而成,磁性更强更稳定。
悬挂指针的不再是易断的丝线,而是极细的蚕丝经过特殊油脂浸泡处理,既坚韧又不易扭曲。
最重要的改进在于指针下方的方位盘。不再是简单的“东南西北”四个字,而是被精细地刻划成了二十四个方位(即罗盘上的“二十四山”),并用红黑两色清晰标注。
整个指南针被密封在一个精心制作的铜制圆盒内,盒盖镶嵌着透明的水晶薄片,既便于观察又能防尘防潮。
盒底还设有卡槽,可以固定在桌面或船舱内。
叶瑾兴奋地捧着其中一个成品跑到叶明面前:“哥!你看!做好了!宋先生,就算坐船摇晃,它也能指准方向!”
叶明接过那沉甸甸、冰凉精致的铜盒,打开盒盖,轻轻拨动那根乌黑锐利的磁针。
磁针在水晶片下微微颤动,如同拥有生命一般,最终稳稳地停驻,针尖精确地指向刻影午”字的南方方位。
“好!太好了!”叶明难掩激动。这已经是一件极其实用的导航仪器!其精度和可靠性远超这个时代任何类似的指南工具。
“立刻测试!”叶明下令。他让下人找来一辆马车,将一台指南针固定在内,然后在京城内外不同道路上来回奔驰。
结果令人惊喜:除非遇到极其剧烈的颠簸,指针大多时间都能保持稳定的指向!
他又让人将另一台指南针带上府里的荷花池舟,模拟船只晃动。在水波荡漾中,指南针的指向虽然略有摆动,但始终能清晰地指示南北基准方向。
“成功了!”叶明重重一拍桌子,“此物于行军、航海,大有裨益!”
他当即决定,将这一批共计二十个指南针,分出十五个,以八百里加急的最快速度,秘密送往北疆大哥叶秋处。另外五个,则送往东南水师,供其测试用于近海航行导航。
叶瑾看着自己的发明被如此郑重地对待,还要送到大哥和边疆将士手中,脸上满是骄傲和兴奋,几来的疲累仿佛一扫而空。
“瑾儿,你立下大功了!”叶明认真地对她道,“想要什么奖励?哥哥都答应你。”
叶瑾歪着头想了想,眼睛一亮:“哥,我什么都不要。我就想…你能不能找些讲大海、讲星星、讲各地风物的书给我看?宋先生那里的书都快被我翻完了。”
叶明微微一怔,随即欣慰地笑了。妹妹要的不是珠宝玩物,而是更广阔的知识。
他满口答应:“好!哥哥这就让人去搜集,只要是讲这些的,不管是本朝的还是前朝的,甚至是海外传来的稀罕译本,都给你找来!”
叶瑾欢呼一声,又跑回格物院,似乎有了新的目标。
指南针的成功,像一道阳光,穿透了笼罩在叶明心头的阴霾,让他更加坚定了信念。技术的进步,终将带来改变和希望。
就在指南针送出的第二深夜,叶明书房那盏长明灯下,终于等来了他期盼已久的密报。
来自津州港和鬼哭湾的两条线索,交汇了!
监察司探员确认,崔家那支商队在津州港停留期间,其负责人曾深夜秘密会见过来自鬼哭湾方向的人!
而几乎同时,鬼哭湾的监视点回报,观察到有不明船于夜色中靠岸,卸下少量沉重箱笼,由接应的人通过偏僻路运走,其目的地…隐隐指向津州港方向崔家商队租赁的仓库!
虽然还未抓到最终转运铁石的现场,但这条人员与物流的秘密通道已经被基本摸清!
几乎同时,另一封来自北疆的密信也到了。
大哥叶秋动用了一支精锐夜不收队,成功伏击了一股越境的狄人精骑,俘虏其中一人。
经过连夜突击审讯,该俘虏崩溃招供,称其部落大人曾醉酒后炫耀,将获得一批“来自海上的神铁”,足以武装一支千人队,届时将再无惧南朝弩箭!
时间紧迫!对手的运输链条即将完成最后一步!
叶明眼中寒光一闪,不再犹豫。他铺开纸笔,写下最后一道行动指令。这一次,不再是监视和等待。
“时机已至,收网津州鬼哭湾。人、货、账,皆不可失。动手!”
写罢,他用火漆密封,盖上自己的私印,唤来最信任的亲随。
“立刻发出!不得有误!”
亲随接过密信,重重点头,身影迅速融入夜色之郑
叶明走到窗前,推开窗户,夜风凛冽,吹动他的衣袍。东方际,已隐隐透出一丝微白。
黎明将至,风暴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