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北漂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北漂小说 > 都市 > 三日惊雷 > 第175章 《岳父的认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5章 《岳父的认可》

订婚宴后的第二,李双林随着肖雅琴一家,返回了省城。这一次,他不是以一个忐忑的“准女婿”身份登门,而是作为肖家正式承认的未婚夫,带着一份沉甸甸的、由实绩铸就的底气,走进了那栋象征着权力与地位的省委家属院楼。

书房里,茶香袅袅。肖国栋依旧坐在他那张宽大的红木书桌后,但神情与第一次见面时已截然不同。那时的审视与探究,此刻已被一种温和的、带着深入观察的目光所取代。

李双林恭敬地将一个朴素的礼品袋放在书桌一角:“肖叔叔,这是青云镇今年新产的野山茶,味道醇厚,您尝尝。”他没有再送那些昂贵的物件,这自家产的茶叶,更能代表他此刻的心境和根基。

肖国栋看了一眼,微微颔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吧。”

李双林端正坐下,腰背自然挺直,目光平静地迎接着未来岳父的注视。没有了最初的紧张,只有一种经过风雨洗礼后的沉稳与从容。

肖国栋没有立刻话,而是拿起书桌上的一份内参资料,轻轻推到李双林面前。李双林目光一扫,那是省委政策研究室编写的一份关于“内陆地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典型案例分析”的简报,其中,青云镇和“未来动力”项目被作为重点案例,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

“这份材料,我仔细看过了。”肖国栋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分量,“从项目引进时面临的巨大竞争和地质困境,到后来的技术攻关和产业链培育,都写得很详实。一年时间,让一个财政收入不到两亿的山区镇,实现近乎翻两番的增长,带动就业、改善民生……不容易,很不简单。”

他的评价,不再是第一次见面时那种基于理论和对人品的考校,而是建立在铁一般的事实和数据之上。

李双林谦逊地回应:“肖叔叔过奖了。主要是机遇抓得好,加上上下下同志们的共同努力,还迎…雅琴在关键时刻给了我很多支持和启发。”

他没有独揽功劳,而是客观地归功于机遇、集体和身边的爱人,这份清醒,让肖国栋眼中赞赏之意更浓。

“机遇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肖国栋意味深长地,“能在那么多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顶住压力,坚持引进‘未来动力’,这是魄力;能在项目遭遇看似灭顶之灾的危机时,不慌不乱,沉着应对,联合专家科学攻关,稳定投资方信心,这是定力;能在项目成功后,迅速布局产业链,将发展红利转化为民生实惠,赢得百姓拥戴,这是格局。”

他每一句,李双林的心就更沉稳一分。他知道,这位身处高位、洞察世情的未来岳父,对他过去一年的每一步,都看得清清楚楚。

肖国栋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目光透过氤氲的热气,落在李双林身上,做出了他迄今为止,对李双林最正式、也是最高的评价:

“双林啊,经过这一年多的观察,尤其是处理‘未来动力’这个项目的前前后后,我看出来了,你是个能沉得住气,更能打得开局面的干部。沉得住气,是不浮躁,不盲动,能在逆境中坚守;打得开局面,是有思路,有办法,有魄力,能带领一方百姓干成事、干好事。这很难得。”

他放下茶杯,语气变得更加郑重:“我们国家,我们的事业,需要的就是你这样既有坚定理想信念,又有扎实干事能力的年轻干部。好好干,不要辜负了组织的培养,也不要辜负了青云镇老百姓的期望,更不要……辜负了雅琴对你的这份心。”

“沉得住气,打得开局面!”这八个字的评价,从一个阅人无数、手握重权的省部级高官口中出,其分量重于千斤!这不仅仅是对他能力的认可,更是对他政治品质和发展潜力的最高肯定!

李双林站起身,没有任何激动的誓言,只是向着肖国栋,深深地鞠了一躬,声音坚定而沉着:“肖叔叔,您的教诲,我铭记在心。请您放心,李双林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肖国栋看着他挺拔如松的身姿和眼中那簇永不熄灭的奋斗之火,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个极为舒展、满意的笑容。他挥了挥手:“去吧,雅琴和她妈在下面等着呢。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

走出书房,李双林轻轻带上门。他站在二楼的走廊上,能听到楼下客厅里传来肖雅琴和她母亲欢快的笑语声。窗外,省城的万家灯火如同璀璨的星河。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胸腔里那颗有力跳动的心脏。从最初被质疑“攀附”的基层干部,到如今凭借硬邦邦的政绩赢得岳父“好苗子”的终极认可,这一步一个脚印走来,所有的汗水、泪水和委屈,在这一刻,都化为了推动他继续攀登下一个高峰的无穷动力。

这无疑是他人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里程碑。前路漫漫,仍需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