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北漂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瑾完抬眸看两个搭档。

周巧姑眼睛一亮,:“这个法子好,结构清楚,咱们可以分头做自己拿手的花!”

赵清荷眉头微蹙,态度清冷:“三姐的法子虽然稳妥,但是这四个框框的设计未免太过呆板,流于俗套。四时之花,当有其神韵交融,岂能如死物般被框格分割?”

对于赵清荷会反对苏瑾一点都不意外。

她和气问道:“那依着赵姐之见,该如何体现四时与巧思?”

赵清荷目光看向苏瑾,带着嫌弃和挑剔:

“在我看来,四时花朝,重点在于一个‘朝’字,乃是百花朝贺,生机勃发之象,当以缂丝为底,织出朦胧山水背景,再以双面绣技法,将四时花卉绣于其上,虚实相生,方显得意境高远。”

周巧姑听得瞪大了眼睛,下意识反对:

“赵姐,这缂丝背景三个时辰哪里够啊!更何况还要加上复杂的双面绣?这想法虽然好,只怕咱们完不成!时辰一到别是妙手了,咱们连一件完整的作品都无法上交,还谈什么巧思?”

周巧姑看似腼腆,却有自己的见解和坚持,她更倾向于苏瑾的务实高效方案。

赵清荷下巴微扬:“既是考核巧思妙手,自然要挑战极限。若是只求稳妥,与庸碌之辈有什么不同,如何脱颖而出?”

场面瞬间僵持下来。

苏瑾知道硬碰硬不行,她抿唇一笑,眼神诚恳,看着赵清荷道:

“赵姐的构思意境高远,云瑾深感佩服,那云雾晨曦,百花朝贺的景象,光是听着便让人心生向往。”

苏瑾语气柔和,先认可了对方的思路。

赵清荷轻‘哼’了一声,语气生硬,眼眸微垂:“三姐过奖了。”

苏瑾见赵清荷的情绪少了一丝刚才的坚持,转而道:

“赵姐可曾计算过时间,缂丝一寸,费时多少?双面绣一朵繁花,又需要多少时间?”

赵清荷不语,似乎在心中计算时间。

苏瑾相信赵清荷心里已经有数。

最后道:“咱们唯有先完成,才有资格谈是否完美。”

她再次抛出自己的方案。

“我刚才的提议并不是呆板,我们可以在窗棂造型上做些精巧的设计,比如做成月洞窗,芭蕉窗等不同的样式,本身便具有美福窗内的四时之景,可以借鉴赵姐刚才的意境,不求全貌,但取神韵。”

赵清荷听到这里,眼睛亮起来,看着苏瑾等她继续。

“比如春兰只取幽谷一角,夏荷只观亭亭之姿,秋菊渲染霜冷之气,冬梅突出傲雪之骨。再结合贴布绣于轻微填充营造立体,同样能做出意境与巧思!”

周巧姑连连点头。

“三姐这法子又快又好,还能把咱们的本事都使出来!”

赵清荷咬着嘴唇,她不得不承认,苏瑾的分析句句在理,改进后的方案也融合了她的构思,如果因为这个再僵持下去,恐怕时辰到了真的完不成。

她深吸了口气,终究还是有些不情愿地妥协了。

“便依你们两个,但是花卉的选择与具体的技法,需要再斟酌。”

赵清荷既然松口,后面的事情就好了。

苏瑾立刻道:“这是自然,赵姐可以为我们把握这种气韵与雅致!”

三个人商量之后达成共识,一炷香时间也到了。各组开始领取材料。

材料领取处,丝线、锦缎和各色工具琳琅满目,苏瑾凭借清晰的构思,迅速选取了基底布料,丝线物料,周巧姑和赵清荷也各自拿了擅长使用的丝线和底布。

回到工作区域,赵清荷没有立即动手,她审视着摊开的材料,微微蹙眉道:“这基底布料颜色是不是过于深了些?恐怕不能衬托出四季花卉的明媚。依我之见,不如选用带有微光的浅碧色或米黄色底料。”

周巧姑拿着自己负责的秋菊部分丝线,愣了一下,没有话看向苏瑾。

苏瑾解释道:“浅色底料固然雅致,但是我们时间有限,需要考虑刺绣覆盖度。深色底布能更好地凸现我们制作的立体花卉,且不容易显脏,能保障最终效果的完整统一。”

赵清荷抿了抿嘴唇,没有再反驳,算是默认了,三人再次达成默契。

底布确定之后,三人共同把其在框架上固定好。

苏瑾已经大约摸透了赵清荷的脾气,询问道:“赵姐,依你看,这四扇窗景,用何种窗棂样式最为雅致,又能与四时花卉相得益彰?”

刚才苏瑾的时候赵清荷心中已经有了构想。

此刻见苏瑾首先询问自己,觉得本应如此。

她略微沉吟,指尖在布上虚画着道:“春兰放于冰裂纹窗户后,取其疏影横斜玲珑剔透之意;夏荷配月洞窗,圆融通透,映衬荷塘月色的清晖……”

苏瑾按照赵清荷描述的画面利落地勾勒出四个错落有致的窗棂轮廓。

勾勒完了之后她把画笔递给赵清荷:“赵姐,春兰的空谷悠香,夏荷地婷婷之骨,还需要你来补充润色。”

赵清荷也不扭捏,自信地接过笔没有多言,端详轮廓之后俯身勾勒描绘,寥寥几笔之后只见兰叶灵动飘逸,荷花灵动柔美。

苏瑾真心称赞:“太好了!赵姐几笔便让这花活了起来!”

周巧姑在一旁看着,忍不住赞道:“赵姐真有学问,画得跟真的一样!”她拿起一块秋香色的锦缎,“我先动手把窗框给贴出来。”

赵清荷被两人诚心夸赞,收起之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姿态,也开始参与正常的交流。

三饶最初磨合之后配合渐渐变得默契起来。

赵清荷选择了最细的丝线,开始绣制春兰。她针法细腻神情专注。

周巧姑也拿出了看家本领。她动作平稳,一针一线依照赵清荷的画底,每一针都落在精准的位置,慢慢地盘出秋菊繁复的花瓣,积累出饱满的立体效果。

苏瑾的强项不是绣花,她结合处理旧布料时候的创意,将裁好的浅粉,白色缎料固定在夏荷的位置,形成基础的荷花形态,用细棉心地垫在部分花瓣之下,再用同颜色的丝线固定。使得荷花呈现出自然的凹凸起伏,仿佛在微风中轻轻颤动。

时间在每一个动作中流逝。

考场内其他组的选手们也都在埋头苦干,沈玉贞那组三人配合默契速度最快,苏瑾这个刚开始穿针刺绣,她们的作品已经初见规模。

当三个时辰的香即将燃尽时,苏瑾这边的立体织锦屏风也终于完成,四个窗棂内,春兰清雅,夏荷灵动,秋菊华茂,冬梅傲雪。每个框架各自成景又通过统一的色调和边框设计和谐统一。

苏瑾看着凝聚心血的作品,心中涌起一抹成就福

此时,一名织造府的吏员走过来,进行最后一次过程核验。

他的目光看向屏风,落在冬梅的枝干上时,眉头蹙了起来。

他伸出手指捻了一下那粗粝带着岁月沉淀感的梅枝。

“这部分丝线不对,”吏员语气严肃,指尖再次捻动了一下梅枝出的丝线,“这绝非织造府提供的任何一种丝线!质地色泽均有差异,你们掺了什么东西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