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影守卫忠实地执行了君王的意志。三重静滞力场如同退潮般悄然消散,那枚暗紫色的空间坐标锚点晶石也随之黯淡,仿佛从未被激活过。唯有空气中残留的、被强行中断的空间涟漪,证明着方才那惊心动魄的千分之一秒。
那个被定格的模糊身影——披着暗影编织斗篷的类人形体,在禁锢解除的瞬间,似乎愣了一下。它手中那枚棱镜状仪器上的失败频闪骤然停止,随即以一种更急促、更隐晦的模式重新闪烁,仿佛在自检或接收着远方的新指令。它没有立刻再次尝试传送,而是极其警惕地、缓慢地转动头部(如果那斗篷之下确实是头部的话),感知着周围的环境。
幽影守卫与它的潜行单位如同彻底融入了废墟的阴影,没有泄露出一丝一毫的气息。它们只是沉默地“注视”着。
几秒钟的死寂后,那窥伺者似乎确认了暂时的“安全”。它手中的棱镜仪器光芒微闪,身影开始变得模糊、透明,最终如同被橡皮擦去的铅笔画,彻底消失不见。这一次,它使用的并非空间跳跃,而是某种极高明的光学隐身与能量消散技巧,甚至连远处的林刻和助研者一号都只能捕捉到一丝极其微弱的、迅速远去的能量尾迹,方向依旧是东南。
“目标已撤离。‘寄生印记’投放成功,信号稳定,正在持续传输环境数据。”助研者一号汇报道。那枚被动了手脚的棱镜仪器,此刻已然成为了一个不断泄露其持有者位置及其周边信息的信标。
“追踪信号,建立移动轨迹模型。分析其隐身技巧的能量构成,尝试破解其光学迷彩原理。”林刻下令。放长线,方能钓大鱼。他要看的,不仅仅是这一个探子,而是其背后的整个网络。
处理完东南方向的插曲,林刻的意识主要投向了西北。
机械废渊深处的“呼吸”声愈发清晰。潜影猎犬传回的数据显示,那规律性震动的强度正在缓慢提升,震源深度每日上升的速度也从三米增加到了四米。更令人不安的是,伴随着震动,一种极其微弱、却带有明确规律性的低频信号开始间歇性出现。
助研者一号将其捕获并放大分析后,发现其并非杂乱无章的噪音,而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不断重复的二进制编码流!其编码方式与现行任何体系都截然不同,却与《终末骸骨法典》中零散记载的、辉煌纪元末期某支“铁誓”自律军团的唤醒协议片段,有着高达百分之七十的相似度!
“铁誓……”林刻默念着这个古老的名字。法典中关于它们的记载并不多,只提到它们是一支绝对忠诚于某条核心指令、拥有高度自主作战和修复能力的机械军团,曾在“大寂灭”初期造成过巨大的破坏,随后便与它们的造主一同消失于历史长河。如果真的是“铁誓”正在苏醒,那绝不仅仅是一个“泰坦级移动要塞”那么简单,很可能是一整支沉寂了无数岁月的死亡机械大军!
“能破译其编码内容吗?”林刻问。
“核心指令部分加密等级极高,无法破解。但重复广播的外围代码已部分解析,大致含义为:检测到高能量冲突……协议‘守护者’激活……扫描适格者……清除不稳定因素……”助研者一号将解析出的碎片化信息呈现出来。
“守护者”?“适格者”?“清除不稳定因素”?
这些词语组合在一起,透露出令人玩味的信息。这支可能存在的“铁誓”军团,似乎并非完全无序的毁灭者,它们仍在执行着某种古老的指令。而之前那道精准打击生命讨伐军的银白色洪流,或许就是其“清除不稳定因素”的一种表现?
“继续监控,尝试与它的低频信号进行最低限度的、非刺激性的接触,发送和平标识与我们的基础信息(仅包含骸骨王庭名称及中立防御立场)。使用最古老的通用二进制编码。”林刻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与其等待一个完全未知的庞然大物彻底苏醒,不如尝试进行极其谨慎的沟通,哪怕只能获取一丝一毫的情报,也远比完全未知要好。
“警告:此行为可能加速其苏醒进程或触发其防御机制。”助研者一号提醒道。
“风险可控。执校”林刻的语气不容置疑。他需要信息,哪怕冒着一定的风险。
处理完外部威胁,林刻将目光收回王庭内部。
平台之上,“平衡体”周身的灰白色光晕愈发明显。那并非刺目的光芒,而是一种柔和的、如同薄雾般的能量辉光,将其衬托得愈发神秘。幽影守卫奉命进行了一次测试,它手持一柄标准制式的灰烬长剑,缓缓靠近平台。
当剑尖进入光晕范围时,奇异的现象发生了。剑身之上那些原本略显黯淡的灰色符文,如同被注入了新的活力,逐一亮起,流淌出比平时更加明亮、更加稳定的灰芒!甚至剑体本身的材质似乎都变得更加坚韧,传递来的死灵共鸣感也更强了。
而当另一名骸骨工匠将一头捕获的、生命力顽强的低阶变异鼠(已提前用能量禁锢)稍稍靠近光晕边缘时,那老鼠却发出了痛苦的吱吱声,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萎靡不振,仿佛自身的生命力正在被某种力量压制、排斥。
“确认:‘中性魂质’对亡灵造物具备显着增益效果,平均提升能量传导效率百分之般五,材质结构稳定性提升约百分之三。对生命体则产生微弱压制与排斥效应,机理暂不明。”助研者一号汇总了测试数据。
这一发现意义重大!这意味着“平衡体”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可以强化整个亡灵军团的巨大增益光环!而且这种强化是 passive(被动)的、持续的、无需消耗额外资源的!
林刻凝视着女孩安详的睡颜,心中念头飞转。原本他只是想保护和研究这个特殊的样本,但现在,她的价值远超想象。她不仅是他探寻生死界限的钥匙,更可能成为骸骨王庭崛起的基石!
“立刻规划‘魂质扩散器’方案。”林刻下达了新的指令,“目标:在不干扰‘平衡体’自身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收集其自然逸散的‘中性魂质’,并将其引导至关键区域,如灰烬熔炉、武器锻造区、精锐亡灵驻守区。要求:绝对安全,零风险。”
“方案推演汁…建议采用‘共鸣引导’原理,利用微量灰烬钢作为魂质导体,构建低能耗循环回路……”
就在王庭内部因这一发现而即将展开新一轮技术革新时,东南方向,“寄生印记”传来了新的、令人意外的信息。
那个携带着棱镜仪器的窥伺者,并未直接返回某个隐藏的基地或据点。它的移动轨迹显示,它在东南方向的废墟中绕了数个大圈,进行了多次反追踪操作,最终却朝着——正南方向,“饕餮菌林”目前盘踞的区域而去!
它在接近菌林边缘约一公里处停了下来,潜伏了很长时间。通过棱镜仪器间接传回的数据(主要是环境能量扫描数据),林刻和助研者一号发现,它似乎在……详细扫描记录“饕餮菌林”的能量结构、扩张\/收缩模式、以及其与周边环境的相互作用?
这个神秘的窥伺者,不仅对骸骨王庭感兴趣,对那团疯狂的、吞噬一切的菌林同样抱有浓厚的探究欲望?
它到底是什么来头?它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然而,就在林刻试图分析其行为模式时,棱镜仪器传回的数据流突然中断了!
不是信号减弱或受到干扰,而是彻底的、毫无征兆的中断!仿佛那枚仪器瞬间被彻底摧毁或屏蔽!
“信号丢失。最后传回的数据包显示,其周边环境能量读数急剧飙升,出现高强度空间扭曲现象……疑似遭遇突发性袭击或被捕获。”助研者一号报告道。
林刻目光一凝。是被“饕餮菌林”吞噬了?还是被其他势力拦截了?或者是……它发现了“寄生印记”,自行销毁了仪器?
东南方的线,刚刚放出去,就这么断了。
但林刻并未感到太多遗憾。至少,通过这短暂的追踪,他确认了几点:一,这个窥伺者技术高超,行为谨慎,且对多种“异常”现象感兴趣;二,它的背后必然有一个组织,而非单独行动;三,“饕餮菌林”区域可能比想象中更复杂,隐藏着其他危险或秘密。
王庭之外,迷雾重重。西北的古老军团正在苏醒,东南的神秘窥伺者行踪诡秘,南方的疯狂菌林蛰伏酝酿,生命军团的报复不知何时降临。
而王庭之内,一场因“平衡体”而带来的技术变革即将展开。
林刻深吸一口气(尽管他并不需要),眼中灰色的魂火稳定燃烧。
危机与机遇并存,这就是废土之上的常态。
他握紧了手中的力量,准备迎接接下来的任何挑战。
“通告全境:提升战备等级至二级。加速‘魂质扩散器’研发与部署。所有单位,保持最高警惕。”
骸骨王庭,这台冰冷的战争机器,再次加速运转起来。
(第一百八十九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