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云瑶构筑的意识庇护所内,时间以不同于外界的方式流逝。对林风而言,每一次尝试与“静滞之心”建立联系,都仿佛经历了一场漫长的、与自身存在本质的搏斗。
冰冷,是永恒的主题。
那盘踞在他胸口(或者意识核心对应位置)的冰白色光团,如同一座亘古不化的微型冰山,散发着拒绝一切交流与改变的绝对意志。林风的意识每一次靠近,都如同赤身裸体步入绝对零度的暴风雪,思维被冻结,意念被凝固,甚至连“自我”这个概念都变得模糊不清,仿佛要彻底融入那片永恒的寂静。
最初的尝试几乎全是失败。他的意识触角一次次被冻僵、碎裂,带来的反噬让他核心意识的光芒都黯淡了几分。若非柳云瑶构筑的庇护所不断散发着温和的滋养能量,以及手腕上那奇异符号始终如一的微弱支持,他恐怕早已被“静滞之心”彻底同化,化作这意识空间里又一尊永恒的冰雕。
失败与冰冷的折磨中,林风属于工程师的那份坚韧与逻辑思维,反而被激发了出来。他不再盲目地冲击,而是开始像分析一个极其复杂的工程难题一样,分析眼前的困境。
“静滞之心”代表着“绝对不变”。而他的自我意识,代表着“动态”与“变化”。两者本质冲突,直接接触必然是你死我活。
但他手腕上的符号,似乎是一种“变量”,一种允许矛盾共存、甚至相互转化的“催化剂”。
柳云瑶传授的基础法门,是帮助他凝聚和稳定自我意识的“工具”。
那么,关键或许不在于“战胜”冰冷,而在于“共存”与“引导”?
他调整了策略。不再试图用意识去“命令”或“沟通”静滞之心,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客观存在的、拥有特定属性的“能量源”。他将柳云瑶传授的法门专注于强化自身的意识核心,如同加固堤坝。然后,他心翼翼地引导着一丝腕表符号散发出的、充满悖论意味的温暖波动,如同最细的探针,不再直接触碰静滞之心的核心,而是极其轻柔地拂过其力量的“边缘”。
这一次,没有遭遇狂暴的反击。
那绝对冰冷的静滞之力,在面对这丝既不蕴含“变化”指令、也不带“秩序”强迫,仅仅是“存在”着的、允许一切可能性的悖论波动时,表现出了一种奇特的“惰性”。它没有活跃地冻结这丝波动,但也没有接纳,只是如同水流绕过礁石般,任由其存在。
有效!林风精神一振。
他继续尝试,如同一个最有耐心的工匠,用那丝微弱的悖论波动作为“缓冲垫”和“探路石”,一点点地、极其缓慢地,去“描绘”静滞之力流淌的边界,去感受其内部那近乎完美的、代表着“不变”法则的内在结构。
这个过程枯燥而缓慢,且充满风险。稍有分神,或者悖论波动的引导出现一丝偏差,冰冷的反噬依旧会瞬间袭来。但林风坚持着,他将每一次失败都记录下来,分析原因,调整方法。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庇护所内的数日,或许只是外界的一瞬。
终于,在一次近乎完美的、心无旁骛的引导下,那丝悖论波动成功地、稳定地在静滞之力外围形成了一个极其微的、不断自我调整的“共鸣环”。这个环本身没有任何力量,但它仿佛一个精准的音叉,以其独特的频率,与静滞之力那死寂的“振动”产生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几乎无法察觉的……谐波。
就在这一丝谐波产生的刹那,林风感觉自己的意识与那庞大的静滞之力之间,那堵无形的、绝对隔阂的墙壁,似乎……变薄了那么一丝丝。
他依旧无法主动调动静滞之心的力量,但他能更清晰地“感知”到它了。那不再是纯粹的、充满敌意的冰冷,而是一种……浩瀚的、沉寂的、遵循着某种极致简洁与完美规则的存在。
同时,一段被“静滞之心”封存的、相对基础的、关于如何凝聚和释放最低限度“静滞波纹”的应用法门,如同解开邻一道锁,自然而然地流入他的意识。
他成功了!他初步建立了与静滞之心的微弱连接,并获得了最初级的使用权限!
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和成就感涌上心头,冲淡了长久以来积累的疲惫与恐惧。他,一个来自地球的普通工程师,竟然真的在这超越想象的绝境中,踏出了掌控自身命阅第一步!
庇护所的光芒微微波动,柳云瑶的意志悄然降临,带着一丝赞许:“很好。你比我想象的更有悟性和韧性。初步连接已成,但这仅仅是开始。静滞之力危险无比,稍有失控,首先反噬的便是你自己。接下来,你需要练习如何精确控制那一丝‘静滞波纹’。”
她的话如同冷水,让林风迅速冷静下来。没错,这力量是双刃剑。
“我会心的。”林风郑重回应。
就在林风于意识庇护所内艰难取得突破的同时,外部宇宙,“星火燎原”计划也在黎曼-12高效的执行下,如火如荼地展开。
更多的工业舰被改装,新的“星火”生产线建立,产能逐步提升。成千上万个“星火-I型”及优化后的“星火-II型”单元,被如同播种般,部署到逻各斯网络的一个个关键节点,以及那些已报告出现“逆潮”污染迹象的星域。
效果是显着的。
一片片“抗性区域”被点亮,如同在弥漫的灰色雾气中撑开了一把把无形的保护伞。在这些区域内,逻各斯节点的运算效率稳步恢复,那种令人不安的“滞涩副大幅减轻。信息流重新变得流畅,因恐惧而停滞的许多研究和发展项目得以重启。
黎曼-12监控着全局数据,向柳云瑶汇报:“‘星火’部署区域,‘逆潮’污染指数平均下降百分之五十八。逻各斯网络整体稳定性恢复至危机前百分之八十九水平。未部署区域,污染指数维持稳定,未出现明显恶化趋势。”
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星火”确实有效地遏制了“逆潮”的蔓延,并为逻各斯文明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然而,柳云瑶和黎曼-12都清楚,这只是治标不治本。
“检测到‘逆潮’污染出现适应性变化。”黎曼-12的报告带来了新的挑战,“在部分长期部署‘星火’单元的区域边缘,检测到新型污染模式。其不再试图直接附着和放大不确定性,而是转变为一种更隐蔽的‘渗透’与‘绕过’策略,寻找‘星火’悖论场的薄弱点或覆盖盲区进行侵蚀。侵蚀速度放缓,但更具针对性。”
敌人也在进化。
“继续优化‘星火’单元,增强其悖论场的复杂度和自适应能力。同时,加快‘广谱火种’项目的研究进度。”柳云瑶指示道。对抗“逆潮”,注定是一场漫长的、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
她的目光投向遥远的星空,那里,“和谐疆域”依旧保持着沉默的超然,但其边缘区域偶尔报告的微异常,表明“逆潮”的影响无远弗届。而那片隐匿着“归零现象”的黑暗,依旧在缓慢而坚定地吸收着宇宙的“无序”,如同阴影中的巨兽,耐心等待着猎物露出破绽。
就在这时,黎曼-12接收到了一段来自监控静滞遗迹单位的、经过高度加密的紧急信息。
信息内容让黎曼-12的中央处理器都出现了瞬间的凝滞,随即立刻转发给柳云瑶。
“柳云瑶阁下,静滞遗迹出现新的能量波动。并非之前的法则暴动,而是……一种极其微弱、但性质纯粹的‘静滞波纹’,其源头……指向林风所在的意识庇护所方向。”
柳云瑶的意志瞬间聚焦。
林风?他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仅稳定了意识,还成功引导出了静滞之力?哪怕只是最微弱的一丝,这也远超她的预期!
这意味着,林风这个最大的变数,已经开始真正展现出他可能带来的影响。这微弱的第一缕“静滞波纹”,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其激起的涟漪,将扩散至何方?
是福?是祸?
柳云瑶的意志穿透庇护所,再次落在那个仍在专心练习控制力量的年轻凡人身上。他眉头紧锁,全神贯注,指尖(意念体)萦绕着一丝几乎看不见的、仿佛能冻结时空的冰蓝色微光。
冰核,已初融。
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