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北漂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可问题是,要回应谁呢?

陆凡心中那叫一个纠结,那叫一个为难。

这他娘的是一道送命题啊!

老君?

元始尊?

还是通教主?

这真是幸福的烦恼,是凡人做梦都不敢想的泼富贵。

三位道门圣人,三位洪荒之中最顶尖的大佬,如今竟是摆出了一副任君挑选的架势。

这排场,这待遇,出去怕是能叫三界之内九成九的神仙都嫉妒得发了疯。

可这福分落到自己头上,怎么就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

他一个无依无靠的散仙,平日里连个像样的靠山都寻不见,本来能寻个山头投奔,有个大腿抱着,便已是烧了高香。

他是太想拜师了,做梦都想着能拜入哪家仙山洞府,学些个正经的道法神通。

谁能想到,有朝一日,这洪荒之中最大的两个码头,竟会同时向他伸出橄榄枝,还是一副非他不可的架势?

可他偏偏,又不能选。

这其中的纠结,便如那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他看了看阐教那边,广成子师徒一个个神情肃穆,虽未言语,可那份来自玉虚的压迫感,却是实打实的。

他又瞧了瞧截教这边,赵公明三霄娘娘虽与他素不相识,可通教主那四把要命的宝剑,此刻却正悬在他头顶,为他撑起了一片绝对安全的领域。

这份恩情,亦是大。

眼下阐教截教的仙人都在场,而且不偏不倚,两边都对自己有恩。

截教仙人此前多次为自己仗义直言,赵公明三霄娘娘都为自己和佛门大打出手,通教主更是降下这诛仙四剑来保他!

之前在编辑的人生里,他也是受了通教主的一面之缘,并且凭借其信物得到了龟灵圣母的信任!

虽然那些都是他自己编的,但是如今已然成了既定的历史,那就是真的了!

再阐教这边,广成子一堆人大老远赶过来,给自己带来玉虚的礼物,明里暗里给自己站台。

更不用提他早早抱上大腿的哪吒和杨戬,这两位可都是玉虚三代弟子!

句实在话,从他本心来讲,加入哪一边,陆凡其实都能接受。

他实际上并不挑。

但是怎么选?

陆凡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嘶......

这场景,怎么越想越觉得熟悉?

他脑中灵光一闪,猛地便想起了之前因为时空错乱,他去了昆仑山玉虚宫。

两位圣人法相齐齐现身,争着要收自己为徒的景象。

难道如今这桩事,便是当年那桩事的延续?

难道......这也是圣人手笔的一部分?

就因为自己当初左右为难,未曾在那两位圣人面前,做出一个最终的选择,故而才一步步地,走到了今日这般骑虎难下的局面?

我靠!

圣人下棋,当真是走一步看三千步,这伏笔埋得也太深了罢!

为难,当真是为难。

陆凡心中叫苦不迭,可那思路,却也渐渐地清晰了起来。

他如今,已不是那个初出茅庐的人仙了。

他知道,今日这桩事,他必须给出一个答案。

一个明确的,不容置疑的答案。

阐截二教,是必须要表个态了。

那么,该如何选?

陆凡的心思,电转一般地动了起来。

首先,太上老君他老人家......

可以暂时往后放一放。

陆凡心中默默地对着兜率宫的方向,告了声罪。

老君,对不住了。

这位太清圣人,行的是无为之道,讲的是清静自然。

想当年,阐教收徒看跟脚,截教收徒有教无类,两家道统都闹得是轰轰烈烈,唯独他人教,从始至终,便只有玄都大法师这么一根独苗。

可见这位大佬,对于收徒传道这桩事,本就不是那么上心。

他今日赐下金丹,或许是惜才,或许是布局,可终究未曾如另外两位那般,明确地表露出要收自己入门下的意思。

和其他两位恨不得当场把我绑回山门的圣人比起来,老君这边的风险,无疑是最的。

自己今日便是选了阐教或是截教,想来这位清静无为的圣人,也不会因此动怒,降下罪责来。

大不了,等今日这桩事了了,自己日后寻个机会,去他那兜率宫中,为他老人家牵牛烧火,做牛做马,将这份因果还上便是。

如此一来,这选择题,便从三选一,变成了二选一。

阐教,还是截教?

他下意识地抬头,又瞧了一眼悬在自己顶门之上的那四柄杀伐古剑。

那凛冽的剑意,虽未曾针对他,可那股子毁灭地的气息,却是实打实的。

他毫不怀疑,只要自己今日敢出半个投向阐教的字眼,这四把剑下一瞬间,便能将他连同这整座斩仙台,都给绞成齑粉。

通教主那性子,三界之内,谁人不知?

那可是个一言不合,便敢在紫霄宫中与自家师兄拔剑相向的狠人。

他的善意,固然是真诚的。

可他的怒火,那也是足以焚尽九的。

这四把剑,眼下是护着自己没错。

可谁又能保证,自己若是在此处,对着广成子纳头便拜,那位截教的圣人他老人家,不会一个念头下来,让这四把剑给自己来个透心凉,物理超度?

要不......先回应通教主?

......

蟠桃园。

园中仙葩争艳,瑞草铺地,那三千六百株桃树,一株株皆是枝干虬结。

叶如翡翠,其上挂着的仙桃,或如樱珠,或大如斗盆,一个个饱满圆润,霞光流溢,只闻一闻那香气,便叫人觉得三万六千个毛孔无一处不舒泰。

此刻,园中径之上,正有三位身影,于这万顷桃林之中,信步闲校

居于中间,身着九龙衮袍,面容威严,步履之间自有一股统御三界的雍容气度的,正是这庭之主,昊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

在他左首,则是一位身着八卦道袍,鹤发童颜,手中拄着一根扁担,瞧着便如那乡间田垄之上再寻常不过的老叟。

此位,便是那太清道德尊,太上老君。

而在玉帝右侧的,是一位面容古拙,神情肃穆,身着杏黄道袍的中年道人。

他行走之时,袖袍摆动之间,隐有开辟地之景生灭。

这一位,自是那玉清元始尊了。

玉帝亲自引着二位道祖,行至一株虬龙也似的千年桃树之下,这才停了步子,抬手一指那南门的方向:

“二位道兄,依你们看,那孩子,最终会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