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北漂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哥!你别瞎了,爹娘怎么会让我去读书呢!”

古代重男轻女,吴妹在家里向来只是负责洗衣做饭,挑柴喂猪的粗活,读书这样大的事,她连想都不敢想。

吴妹着,低下了头,把剩下的梨大口吃完。

二狗明白妹的意思,但是大丫二丫被大年送去学堂他也是看在眼里的。

“你别怕,你看李大人,不也把大姐二姐送去读书了吗?同样是女孩儿,你也能去!”

“那能一样吗?那可是李大人……大人你懂吗?”

吴妹不想把话得那么直白,可她心里清楚,大年是官家人,做什么都比普通百姓要来得容易,她只是个乡野丫头,连鞋底都补着布丁,哪敢奢望踏进学堂半步?

二狗也明白妹的意思,一下子沉默了。

大丫看着兄妹俩你一言我一语,不禁有些急了。

“你们俩真是,不用这样悲观,爹爹和王大人了,要开义务学堂,义务懂吗?就是不要钱,都能去读书!”

大丫着,自己都快激动起来了。

“你们现在就是怕爹娘不同意,晚些时候,让狗哥去找我爹爹,让他去服你爹娘!”

二狗摇摇头,表示不能要挟爹娘,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让爹娘心甘情愿答应。

几人在山上待的时间有些长了,二狗收拾收拾就带着大丫她们下山回家。

临近中午,大年已经到家了。

吴妹跟着大丫进了院子,发现原本放在一旁的菜篮子已经被大年拿走了,这会菜都择好了。

从外面回来,大年还带了肉,中午准备做红烧肉吃。

“狗儿,待会尝尝我的手艺,正宗李氏红烧肉,看看我跟你娘做的谁更好吃。”

这厨子的好胜心一上来就拦不住,非要做出个高下来才肯罢休。

二狗点点头,擦擦手进了厨房预备帮大年添柴火,却被唐月给赶了出来。

二狗无奈,只能带着妹去收拾牛棚。

兄妹二人给老牛铺铺草,吴妹抱着干草,眼睛亮亮的,声问起二狗:

“哥,李大人家里没请厨子或者厨娘吗?怎么做饭都是他自己动手啊?”

吴家妹来大年家没几日,之前也没见到大年做饭,今儿看见大年在厨房忙活儿,觉得新奇得很。

二狗正往牛棚里铺草,听见妹问,头也不抬道:

“嘿嘿,一直都是这样的,李大人手艺好,做饭好吃,对夫人孩子,还有我们这些下人都很好,嗯……我们也不算是下人吧,反正我没觉得大人把我当下人看待。”

吴妹轻轻点头,她望着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忽然觉得,这世上或许真的有人能越过身份的沟壑,像大年那样的人,不以贵贱论亲疏。

不过大年怎么想那是他的事儿,吴妹心里还是觉得自己应该好好当个下人,别想那些有的没的。

吃完午饭,一大家子在院中休息闲聊。

大年了,新学堂的地址就在隔壁梨园村,那儿有一座废弃的祠堂,修缮后就能用。

“晚些时候,这周边五村村长都来这,商量商量什么时候开学。”

大年话音刚落,众人皆露喜色。

选址时宁家和王家都派人过来了,那祠堂虽荒废多年,但屋架结实,只需换瓦补墙,半月内便可修好。

宁家当场应下出工出钱,王家也愿捐些笔墨纸砚。

大年这是动真格的了。

一旁的二狗和吴妹也是十分开心,二狗想了想,还是与大年了一声,回一趟家,跟爹娘好好谈一谈。

到了下午,五村村长都到了。

桃源村,梨园村,杏花村,李家村,坝下村。

众人在村口吴老二的茶摊上“齐聚一堂”,商议新学堂的事儿。

这会儿大年还在家里照看月,便让吴老二代为招待片刻。

各村村长脸上是喜滋滋的,但是心里却有些堵。

眼下已经快到九十月份,田间农活渐多,各村虽然有心支持大年,却又担心耽误农时,村里人埋怨。

“这办学堂是好事,可眼下正是秋收关键时候,收完稻子才能腾出空闲,怕是得等到十月以后了。”

“时间倒是没啥,主要大饶意思是适龄孩子都去读书,那怎么行呢,男孩勉勉强强,女孩……就算了吧!”

“读一本书,不如多翻一块地,多割一担草,这样也能给家里分担一些不是。”

“读书是有好处这是没差的,但只能是有权有势的人家才能去做的,咱们这些孩子,哪怕把书读上了,又有何用呢?还不是泥腿子一个。”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纷纷点头附和,气氛一时沉了下来。

大年此时踱步而来,笑着打了招呼。

在座的老村长纷纷起身行礼,大年摆手示意不必多礼,缓缓在众人对面坐下。

“你们的都没错呀,所以才在咱们这几个村试行义务学堂,把提出来的问题都给解决了才是!”

大年斩钉截铁的着,从怀中取出一份手写章程,摊开在众人面前。

凡五村适龄孩童,无论男女,皆可入学。

学费全免,且安排与农时错开,课程随节气调整,春耕秋收期间放假助耕。

每日只读半日书,另半日可帮家中做事。

学的也是算账、识字、农桑这些实用本事。

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

明年,在新学堂举行秋招,凡学堂结业者,皆可赴考,择优录入府衙或者工坊办事。

老村长们眯着眼睛看完章程,前几条都能接受,最后一条却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赴考?进府办事?

这半大点的孩子能进府衙干嘛呢,看大门都不行吧!

大年看出众人疑惑,轻咳两声:

“自古英雄出少年嘛,我了能进就是能进,另外我还会上书州府,赐予官籍!”

众人闻言倒吸一口凉气,官籍可不是谁都能有的,有了官籍,便是官家人,不再入民籍,世代受益。

这消息若传出去,哪家不抢着送孩子上学?

一时间茶摊上喜气洋洋,连风都带着几分欢畅。

老村长们脸上愁云尽散,纷纷鼓掌称善,纷纷盘算起家中适龄的孙儿孙女来。

这时,吴二狗从家里赶了来,眼眶红红的,不停抹着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