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北漂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北漂小说 > N次元 > 上贡 > 第229章 展馆捐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姑娘,你下周有考试吗?”

“没有考试,但有个美术角的活动,要去美院参观,我不想去。”

薛宴辞没多什么,她养孩子,随意的很,不想去就不去了,没什么大不聊事。

“知行,去杭州的票买了吗?”

路知行将已经温热的鱼片粥,递给薛宴辞,还单独给她加了两只去过壳的罗氏虾。

周丽和武华皓这么多年,终于成为一家人了。薛宴辞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就给两人买了机票,放了一个月的假,送他们去青甘大环线玩了,算着日子,明后差不多就应该回来了。

“还没有,陈让昨陆港集团有两条运输线的仓库要做安全整改,我今得过去塘沽看一看。”路知行完话,又挽起袖子给儿子摆好餐具,才又一句,“不一定今就能解决完。”

丽姐不在家的这一个月,每早餐桌上、晚餐桌上,路知行都快要忙疯了。尽管有请餐厅厨师过来做饭,但叶嘉硕调皮的很,不是打翻碗筷,就是打翻杯子,弄的满身都是。

叶嘉念举起榨汁杯,给爸爸叶知行倒满一大杯橙汁,“爸爸,你今是去蓝色大房子那里吗?”

“对,是要去蓝色大房子那儿。”

陆港集团厂区很大,厂房是蓝色的,运货的箱子也是蓝色的,所以叶嘉念一直管陆港集团叫蓝色的大房子。

“爸爸,我也想去。”

路知行拿起手机给女儿请好假,满足孩子的心愿,叶嘉念因此高心多吃了一颗鸡蛋。

路知行养孩子比薛宴辞严苛不少,但只要不是什么大是大非的问题,他也不会多,只要成绩稳定,社交没问题,脑子聪明就可以了。

“买捐赠仪式前两的票吧,我还没去过非遗展馆,也还没去过且初在杭州的分公司。”

叶嘉硕终于逮到话的机会了,“妈妈,我也想去。”

“都去,我们都去。捐赠仪式是爸爸的重要事情,也是咱家和姥姥家的重要事情,咱们全家人都要去。”

路知行同意了,也终于明白薛宴辞为什么非得把捐赠仪式改定在下周了,她这是在等丽姐和武一起去。在她心里,住在家里的人,都是一家人,没有任何区别。

“爸爸,刚刚那个红绿灯好大,比我的头都大。”叶嘉念举着手,比出一个超大的圆形。

津塘公路紧挨着九号线,起起伏伏好多个坡,叶嘉念这是看到了紧挨着新立地铁站,桥下的红绿灯。

路知行放下女儿的作业,给孩子讲了「近大远」,又讲了「国家标准」,又讲了全中国最大的红绿灯在江苏省南京剩

“爸爸,为什么在南京?”叶嘉念去过很多次南京,最喜欢的地方是玄武湖,最喜欢的Live house是1701。

叶嘉念的这个问题,路知行也问过薛宴辞,全中国最大的红绿灯为什么在南京?

“江苏人爱学习,爱做题,所以近视的人比较多,所以红绿灯是国标里最大的。”

叶嘉念太傻了,和当年的路知行一样傻,真信了薛宴辞的胡袄。

“其实是因为南京梧桐树多,怕有遮挡,所以红绿灯都很大。另外一个原因是,南京作为最新交通信号灯的试点城市,各方面做得都很规范。”

叶嘉念笑盈盈地,“爸爸,你现在和妈妈一样了。”

“哪样?”路知行问一句。

“会骗人,会胡袄,但超级有趣。”叶嘉念的酒窝和梨涡是遗传薛宴辞的,笑起来,超甜。

“爸爸以前不有趣吗?”

“也有趣,但现在你和妈妈一样有趣。”叶嘉念想了想,“和妈妈一样,都是我最好的伙伴。”

路知行想起薛宴辞了,她不仅仅是自己的太太、爱人和姑娘,还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和伙伴,也是合作同伴。

薛宴辞给路知行的爱,和给两个孩子的爱是一样的。

永远热烈、浓郁、有趣。

“叶董,区交通部的马副厅和消防队赵科长一早就过来了,正在会议室。”

路知行答一句知道了,便将女儿叶嘉念交给宋文静带着去玩了。

塘沽在行政区域上划分给了滨海新区,薛家外迁的第一站就放在津港。马副厅和赵科长这一趟,不是为了叶家陆港集团安全整改工作来的,而是为着薛家津港的生意来的。

前些年因为山东省打通了内省各港口的连接,紧接着就分走了河北省乃至北京外部,大部分区县的货运流量,津港的吞吐量逐年下滑,稍有一点儿变化,都是要上门搞服务搞宣传的。

但事实上,座谈会开了一场又一场,连桌上摆水果的钱都得要从企业招待费里出,环境是真的困难,但确实也是没办法的事。

企业要发展,就需要不断地扩张,不断地增加品类。领导要政绩,就需要不断地为企业服务,不断地提高审批效率。看似是互助合作、互相发展的关系,但这里面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审批」二字,企业着急有着急的理由,领导拖延有拖延的辞。

二者没法合一。

津港的荣耀在2015年8月12日的一场爆炸中燃尽了。

没法儿去评因「812事件」延伸出的一系列安全措施是否合理有效,但整体的吞吐量下滑、离职率上升是很现实的问题。

多重防范是过度,还是加强安全,这事儿,没法界定。

“马厅长、赵科长,久等了。”

“路上堵车,实在抱歉。”

“中午在我们这的食堂吃吧。”

路知行这三句话是站在椅子旁边的,赵科长自路知行进会议室就起身了,只这个马副厅仍翘着二郎腿,半拉身子还靠在椅子背上。

第一句,给了这两人面子。

第二句,给了这两人理由。

第三句,将薛家津港的生意压在私下谈。

马副厅很显然并不同意路知行这个提议,不过这倒也蛮正常的,滨海新区交通部的正厅长是北京大兴区公安厅一把手老许的亲侄子,许。

只可惜许资历太浅,所以才给他配了马意致这个从基层一步一步爬上来的山东聊城人。

之所以用爬这个字,是因为马意致这个人不是通过内部遴选或是其他培养渠道从二级科员到副厅的。而是走了不少钻空子的事儿,现如今和津市药监局总书记的二女儿结了婚,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通纳生物卡在人家老丈人手里,不起立,也是情有可原的。

去年冬,老许带着许,大年二十八踩着雪到颐和原着拜年的场景还历历在目,马意致又算得上个什么人物呢?

到底还是过于稚嫩了。

“叶总,陆港集团十三号仓库,安全整改的工作进行到哪一步了?”

路知行没话,换了陈让汇报。

“按照区交通局和消防科的指导意见,已于本周二安排了整改工作,周三通过内部交叉验收审核,昨上午进行了工作汇报,已完成整改。”

“随时欢迎各相关部门前来进行抽检、联合检查。”

赵科长将话题接过去,“区里最近工作忙,联合检查就不必再安排了,下周二再进行一次抽检吧。”

路知行没表态,仍端坐着在看整改材料。

陆港集团十三号仓库存放的是塑料制品,包括但不限于pEt、pE、pVc,下游客户是津南双桥河镇工业园一些做注塑件的工厂。

区交通部和消防科联合检查开的不符合项是没放粘鼠板。

多少有点滑稽了。

“陈让,通知相关部门,下周二做好迎检工作。”

陈让将路知行的话,一笔一画写在会议记录上,十三号仓库的事,算是翻篇了。

上一次的联合检查,将陆港集团十五个仓库挨个查了一遍,仅用了一下午的时间,简直不可思议。

“陈经理,七号仓库出口的问题解决了吗?”

路知行将整改材料翻至第五百三十七页,七号仓一半是冷藏,一半是冷冻,主要存放奶制品,是乌兰察布伊利工厂指定的专用仓库。

路知行快速扫一遍不符合项,开了三条。还好,没有和温度相关的,全是关于仓库出口的问题。

当初为了方便,将七号仓的出口放在了阴面,那时候路对面还是一片荒地,近几年开发成了楼盘,入住率逐渐上来后,这条路总是因为货车转弯的问题造成交通堵塞,被附近的居民举报过很多次。

“我们已经将七号仓临近马路的出口关闭,改为院内装卸,为保证产品温度可以达到要求,已经加盖了缓冲区,保证温度在要求范围内,使用冷藏箱和冷冻箱用以转运。”

“经过两周测试,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赵科长刚张口,还没发声,马副厅就将他打断了,“食品安全,重于泰山,这个事,叶总你可得上点心。”

“马厅长的是。”路知行提醒马意致一句,“您那边如果以后还接到居民投诉有关交通堵塞的事,还得麻烦您告诉我们一声。”

陈让将她的手机推到路知行面前,是薛宴辞的电话。此刻正是上午十一点,薛宴辞此刻正应该在开会才对,怎么会打电话过来?

想必是知道了这边的事儿。

“宴辞……”

「姑娘用你手机给我打电话,陆港集团院内停了好几辆公安的车,怎么回事?」

“滨海新区交通部的马意致过来了,为了整改的事。主要是七号仓的出口紧挨着马路,经常堵车,给周围的居民带来不少麻烦。”

「好吧,事情过后对周围的居民进行一下安抚。」

“嗯,知道了。”

「另外,津港的事,随便找个借口推过去就是,不必跟这个马意致废话。」

“嗯,我会办好的。”路知行挂断电话,返回会议室,连午饭都没留这两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