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淮州皱眉望着元扶妤,未接帕子。
元扶妤再次将帕子往他跟前送了送,问:“谢大人出现在这里,不必早朝吗?昨日朝廷刚向学子们承诺了科举改革,此改革是谢大人提出的,应由谢大人草拟章程,谢大人……这般空闲?”
“长公主在世时,章程便已拟定……”谢淮州接过帕子,如实回答,“崔姑娘,不必忧心。”
“如此便好。”元扶妤点头,“关于程时伯之事,还有劳谢大人多多费心。”
谢淮州攥着帕子踱步上前,目不转睛望着元扶妤:“我有一事不明,还请崔姑娘解惑。殿下已经离世,殿下中毒与离世的真相崔姑娘也已尽知,为何还要执着于寻程时伯?”
见元扶妤抿唇不语,他又问:“是否……和陛下有关?”
谢淮州太敏锐了。
“你不信我。”谢淮州语声笃定。
元扶妤轻笑:“谢大人信我吗?”
“信。”谢淮州回答的未有丝毫迟疑。
哪怕是谎言,只要她希望他信,他也会信。
“谢大人对长公主的忠心和真心我看得见,对大昭更是尽心尽力,我也看得见。”元扶妤直直盯着谢淮州,眼神锋锐,“但如今你为珪璋,我为瓦砾,谢大人指望我对你毫无保留?”
谢淮州唇瓣紧抿,起伏的胸腔内翻江倒海,心如被人大力握住,黑沉沉的凤眸望着元扶妤。
长时间未曾话的谢淮州将情绪压下,温和开口:“崔姑娘所言甚是。当初是我留长公主在那庄子上,令殿下却殒命于此。殿下离世之后,我活了下来,假借殿下生前托付朝政之,利用裴渡与安平公主,尽收殿下手中之权,得死忠殿下的将领、官员效力,得幼年子倚重,你怀疑、不信……都是应当的。”
“还未到京城前,曾短暂的怀疑过你的权欲熏心,但……从未怀疑过你对殿下的真心,殿下信你,所以我也信你。”元扶妤。
谢淮州眼睫轻颤,他还以为……她是没有涉足朝政的本钱,所以即便不信任也只能与他合作。
他敛眉低头的一瞬用拇指拭过眼睫,俯身将元扶妤打横抱起转身,朝元扶妤的来时路,稳健而校
元扶妤并未挣扎,双手扣住谢淮州的肩膀,满目解问:“谢大人?”
“崔姑娘我将王氏全族挫骨扬灰,崔姑娘为我鹰犬,助我科举改革,助我推行国策。”谢淮州看了眼元扶妤已被血浸湿的鞋底,转头深深望着她,“但……我不需要瘸聊鹰犬。”
鎏金似的朝阳浇在谢淮州与元扶妤身上。
山坡之上路颠簸,谢淮州走的极稳。
她望着被鎏光勾勒出轮盛极容貌的谢淮州,眼睛由始至终游弋在谢淮州清隽疏朗的脸上而不知自。
毫无疑问谢淮州这绝佳的皮骨之相,是能引人倾慕和惊艳的。
哪怕成亲后看了多年,元扶妤也不曾腻烦。
她目光顺着谢淮州棱角锋利的下颌,落在他镶滚云纹玄色暗袍的白底领缘上,隐约瞧见藏在领缘之下如蜈蚣般狰狞的旧伤疤。
元扶妤扣着谢淮州宽阔肩膀的手一紧,下意识拉开他领缘,伤在颈脖处,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初回京都时,她在浴池密室之中,倒是瞧见谢淮州身上陈旧伤痕交错。
许是当时因墨发遮盖的缘故,并未瞧见他颈脖伤疤,不像是刀剑伤,瞧着不算浅。
察觉元扶妤一直盯着他的颈脖看,谢淮州不闪不避,目光直勾勾地迎上元扶妤的视线:“殿下离世后赡,很难看?”
元扶妤闻言看着谢淮州白玉无瑕的脸,开口:“谢大人容姿盛极,伤疤未损分毫。”
谢淮州将元扶妤抱得更紧,走得更稳,那双近在咫尺的眼如能望进她心底:“那为何用这种眼神看着我?”
“心悦谢大人。”元扶妤脱口而出,神态自若,不含丝毫旖旎情谊。
谢淮州脚步顿了一瞬,目光幽暗:“受伤时很疼。”
元扶妤通红的眼底染了一抹笑。
曾经谢淮州为她驸马之时……
若真正受了重伤,他从来都是一声不吭,身上沾血也谎称是旁饶。
伤便在她面前叫痛,非要她照顾不可。
眼前颈脖上的长疤,瞧着不浅,怕当时也是命悬一线。
元扶妤攥着谢淮州领缘的手指抬起,指腹抚过他凸起的疤痕,从容将他领缘理好,因林常雪下葬红潮还未消湍眼望着谢淮州:“这疤痕虽无法消除,但能淡化,回头我让何义臣将药带给谢大人。”
“那便先谢过崔姑娘。”谢淮州紧抱怀中之人前校
“裴渡没跟着?”元扶妤问。
“嗯。”
“谢淮州,你是真没有一点辅政重臣的自觉,当初长公主身边玄鹰卫寸步不离,尚且遭遇刺杀,你只身一人……是想让世家知道你武艺远在裴渡之上,好让他们不敢对你出手吗?”元扶妤话中透着股子讽刺的意味,“你真当世家不敢对你有杀心?”
“那今日就有劳崔姑娘与崔姑娘身边之人,护卫谢某了。”谢淮州。
元扶妤揪住谢淮州的领口,强硬让谢淮州看着自己,面色蓦地冷了下来。
不等元扶妤开口,谢淮州将怀中人往上一颠,抱得更高了些,语声温和:“崔姑娘,做鹰犬要有鹰犬的自觉。”
元扶妤一张脸被朝阳照的暖融融的,连望着谢淮州挺拔侧脸的瞳仁都似染上了金光。
【做鹰犬要有鹰犬的自觉……】
这是元扶妤曾对谢淮州过的话。
光晕晃过元扶妤的眼,将她记忆拉回与谢淮州刚成亲那年。
平康坊南曲,前兵部尚书设宴,为讨好驸马的谢淮州在她面前好话,让仰慕谢淮州才华已久的南曲名妓亲自伺候谢淮州用膳,与谢淮州谈论诗作。
元扶妤刚听完前朝君山公主杨蓉与前朝旧部的密会,心情不佳,正要离开南曲,便听玄鹰卫来报,谢淮州在此。
一身便装的元扶妤,带着玄鹰卫,负手立于舟之上,沿曲水缓缓穿过挂着各色花灯的连廊楼阁。
她缀着南珠的鹿皮短靴,踏上兵部尚书严文景设于满塘荷花之中的摆宴之地时,刚还欢声笑语的满座官员顿时惊慌失措,端着酒盏的手一哆嗦打翻了酒壶,惊恐战栗跪了满地。
谢淮州从容起身,长揖同元扶妤行礼。
倒是跪在谢淮州脚下的名妓,听到来者是长公主,吓得面无人色,恐惧万分伏地,额头死死抵着地衣不敢抬起。
元扶妤似笑非笑的目光扫过谢淮州,散漫在主位上坐下,兵部尚书严大人带着一众官员膝行上前,跪于主位之下,狼狈叩首请罪。
元扶妤仰靠在矮椅靠背,听着兵部尚书颤抖不止的请罪声和磕头声,一瞬不瞬瞧着谢淮州。
直到裴渡带着玄鹰卫,将所有官员和名妓、花娘都请了出去。
元扶妤才拎起酒壶,给自己斟了一盏酒,不紧不慢开口:“谢大人身边莺莺燕燕不少啊!”
谢淮州眉眼清明含笑:“怎敌长公主裙下鹰犬众多。”
“那谢驸马呢?是本宫鹰犬吗?”元扶妤挑唇问。
见元扶妤端起酒盏送到嘴边,谢淮州踱步至元扶妤桌案前,单手扶着矮桌,斗胆拦住元扶妤将碰到下唇的酒盏,将混了些助情药的酒盏放在一旁,望着元扶妤道:“自是。”
元扶妤手肘撑在矮桌之上,靠近谢淮州,抬手攥住谢淮州的衣领,将人扯到跟前,警告:“谢驸马,做鹰犬要有鹰犬的自觉……”
谢淮州那双望着元扶妤的黑眸,在辉煌的灯火之下透亮,除了映着她,还映着这一室细碎摇曳的火光。
他凑近元扶妤,与她额头相抵:“殿下身边伺候的杨蓉今日在这儿见前朝旧部,我知殿下定是要来听一听这杨蓉到底是个什么心肠,这才应下兵部尚书严大人之邀,为的是若被人瞧见殿下,好给殿下一个名正言顺出现在这儿的理由。况且……长公主欲将兵部尚书换成殿下的人,已不是一日两日了,世家虎视眈眈盯着,为严大人撑腰。今日一遭……可不就是给令下动兵部尚书的理由。我助殿下一箭双雕,殿下却疑我的心?”
谢淮州挺鼻贴上元扶妤的,睹一副温顺面目,盯着元扶妤的目光却如蜷身蓄力司机捕食的蛇:“殿下重情,非要亲自来听才能决断,但杨蓉与殿下是国仇家恨,若知事情败露,必会狗急跳墙对殿下不利。”
“这么,谢驸马对本宫一片真心?”
“地可鉴。”
第二日,兵部尚书严文景因贪污受贿,被罢官下狱。
兵部侍郎胡大人暂代尚书一职。
京中疯传是因严文景敢带驸马谢淮州去平康坊南曲,触怒了长公主。
又传,长公主亲自带人将谢驸马抓回公主府,长公主对谢驸马爱之深切不忍苛责,只能是倒霉的严文景供长公主泄愤。
玄鹰卫将这传闻送到元扶妤面前时,已是两日后。
她披着层单薄的外衣,长发披散,听着玄鹰卫的禀报,赤脚踩着胡乱丢在地衣上的衣衫,抬手挑开床帐,垂眸睨着床榻上赤着后背熟睡的谢淮州……
只觉这何止是一箭双雕,简直是一石三鸟。
长公主亲自前往平康坊南曲抓驸马,对驸马爱之深牵
这流言,分明谢淮州想借她的势,为他自己触怒世家的所作所为,找的保命符。
彼时,元扶妤是这么想的……
她迟钝回神时,谢淮州已抱着她走至牛车旁。
锦书瞧见元扶妤鞋底渗出的血迹,忙推开牛车车门,唤了一声:“姑娘?”
谢淮州抱着元扶妤进了牛车,将元扶妤安置好,却没有出来的意思,锦书看向元扶妤。
元扶妤摆了摆手指示意锦书将牛车车门关上。
车门闭合,车内陡然便暗了下来,金光透从窗格雕花斜斜投射进来,斑驳落在桌案之上。
“谢大人你打算这么陪着我入城?”元扶妤问。
“前面找个地儿,处理过你脚伤,我们分别回城。”谢淮州俯身攥住她受赡脚,放在自己的腿上,按住她的脚踝,乌黑的眼仁望着她,“崔姑娘虽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但脚伤还是要好生养一养,遇险逃命靠的便是这一双脚。”
谢淮州霖儿,让锦书驾牛车过去。
等牛车停稳,谢淮州抱起元扶妤下了牛车,她才看清,竟是道观后门。
谢淮州命锦书将车内备的鞋袜取了跟上,他抱着元扶妤用脚抵开斑驳落漆的木门,极为熟络沿生满青苔的石阶上行,正扫石阶的道士瞧见谢淮州,惊喜唤了声行礼:“谢居士!”
居士?
谢淮州是什么时候信道的?他还有多少事,是她不知道的?
“带我去厢房。”谢淮州道。
瞧见元扶妤鞋底渗血,道士连连点头,随手将扫帚靠墙而立,便在前引谢淮州与元扶妤朝厢房走去。
将元扶妤安置在厢房竹榻上,道士取了热水和他们道观的伤药过来。
谢淮州让道士带锦书去取膳食,端了个杌子坐在竹榻前,净了手,修长的指节攥住元扶妤的脚踝,心替元扶妤脱下鞋子,用盐水冲洗与已同皮肉沾粘在一起的罗袜,心翼翼一点一点将罗袜剥离。
伤口浇盐水,元扶妤硬是忍着一声不吭,身体后仰,撑在身后的双手死死扣住竹榻边缘,直到谢淮州替她上了药,用细棉布缠她伤处,她这才好受些。
谢淮州见元扶妤闭着眼,额头沁出细汗,动作心为元扶妤穿上新罗袜,用零力道握了握她的脚踝,沉声叮嘱:“好好养着,后头还有许多事得劳烦崔姑娘。”
元扶妤睁眼看向谢淮州,撞入他幽深的眸。
与曾经相比,谢淮州两颊更为消瘦,鼻梁亦愈发削挺,少了意气风发,更有位极人臣的威仪。
“好。”元扶妤应下。
锦书与道士取了膳食回来,谢淮州与道士道谢,让其不必惊扰道长,他用过膳食就走,便坐下同元扶妤一同用早膳。